第三章 裴老虎来了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裴旻这里是惊喜,文武群臣就震撼了。</p><p>李隆基出手实在太过阔绰。</p><p>历史上的募兵制因为首创,有着不可抗拒的未知性。以至于第一次募兵所招募的多是流氓地痞。各路边帅对于所募之兵,不屑一顾。</p><p>而李隆基用之补足十六卫,直接导致中央军腐败丛生,战斗力每况愈下,形成了外重内轻的局面。</p><p>有了这前车之鉴,裴旻特别注意招募兵士的质量。特地超额招募二十万,为的就是将浑水摸鱼的都切除出去。</p><p>因故此次募兵规模之大,质量之优与历史上名相张说所施行的募兵制几乎不能同日而语。几乎将关中陇右凉州一地的优秀兵才洗劫一空。</p><p>诸多边帅莫不眼红,纷纷上书要求,将募兵制推广于边陲镇兵,以强化边兵实力。</p><p>李隆基补充中央军所剩下来的万余人更为诸多边帅所“窥视”。</p><p>李隆基直接拨了半数给裴旻组建新军不说,还拨给了他五千军马。</p><p>要知道军镇中赤水军的规模最盛,有一万八千之数,但他们的军马不过六千一百二十三匹。</p><p>神策军不过六千,却有军马五千匹,这军马的普及率,整个大唐就没有一支军队比得上。</p><p>裴旻也知李隆基的优待,高声道:“臣绝不负陛下厚望!”</p><p>李隆基的优待还不止如此,他还特许裴旻在兵部权力未交接之前,自行调拨兵部库存器械衣甲。</p><p>裴旻哪里会客气,直接自申请自许可衣甲唐刀六千份,步卒长矛两千,骑枪五千,强弩劲弓三千,箭矢弩矢若干。</p><p>看着拿着清单都心疼的兵部司库,裴旻很温和的笑道:“所有装备都要全新的!”</p><p>别说旧货,翻新的他都看不上。</p><p>回到府上,裴旻叫上娇陈一起到裴母处将自己升任洮州刺史的事情告诉了两人。</p><p>刺史属于地方大员三品官,掌握地方军政,而裴旻此前的御史中丞、兵部尚书都是四品官,严苛的说裴旻是升官了。</p><p>裴母早年生活在河东,与裴家闹翻之后住在了东北幽州,此前未来过关中更不知洮州在什么地方。只以为裴旻是单纯的升官,喜不胜喜的道:“太好了,还记得当年裴家几个子嗣为了一个县令的位置争的头破血流。我儿直接就当上了三品刺史,成了地方大员。”</p><p>娇陈见多识广,知道其中定有缘由。但她何等聪慧,笑道:“以郎君的才学本事,别说刺史,就算当个节度使也不为过。”</p><p>裴母也觉得有理,见爱子越来越有出息,母怀大慰。但想到即将就要与裴旻分别,又有些许伤感。</p><p>裴旻道:“娘亲放心,洮州离京城不是很远,快马也就是几天的事情。娘亲要是真怀念孩儿,来个消息,孩儿立刻回来相见。”</p><p>裴母道:“你当娘是三岁孩童?外臣未得传召,如何进京。”</p><p>裴旻左右瞧了一眼,悄悄的道:“娘还不知道吧,孩儿这夫人身怀绝技,远不是表面漂亮这么简单。”</p><p>娇陈风情万种的看了裴旻一眼,彼此认识的时候还不觉得,成亲之后才知道自己这位郎君嘴上就跟抹了蜜糖一样,各种羞羞的情话层出不穷。</p&t;p>娇陈见多识广,知道其中定有缘由。但她何等聪慧,笑道:“以郎君的才学本事,别说刺史,就算当个节度使也不为过。”</p><p>裴母也觉得有理,见爱子越来越有出息,母怀大慰。但想到即将就要与裴旻分别,又有些许伤感。</p><p>裴旻道:“娘亲放心,洮州离京城不是很远,快马也就是几天的事情。娘亲要是真怀念孩儿,来个消息,孩儿立刻回来相见。”</p><p>裴母道:“你当娘是三岁孩童?外臣未得传召,如何进京。”</p><p>裴旻左右瞧了一眼,悄悄的道:“娘还不知道吧,孩儿这夫人身怀绝技,远不是表面漂亮这么简单。”</p><p>娇陈风情万种的看了裴旻一眼,彼此认识的时候还不觉得,成亲之后才知道自己这位郎君嘴上就跟抹了蜜糖一样,各种羞羞的情话层出不穷。</p><p>裴母讶异的看了娇陈一眼。</p><p>裴旻将娇陈的易容绝技告诉了裴母,还特地说了娇陈助他擒拿杀手谢的事情。</p><p>裴母本就对贤惠娇陈很是满意,又听她能助爱子立功,更是拉着娇陈的手道:“旻儿以后就交给你照顾了,有你在,娘也放心。”</p><p>裴旻本想让娇陈留在长安照顾裴母,但听裴母如此决定,也未拒绝。他跟娇陈虽然结婚了近乎一年,但他们一个年轻力壮精力旺盛,一个千娇百媚柔情似水,几乎是夜夜笙箫,过着是没羞没臊的生活。</p><p>这真要长时间分离,裴旻心底还真有那么一点不舍。</p><p>看着娇陈,裴旻突然生出了一个念头。</p><p>此后几天裴旻都在忙于职位的交接,御史台的工作还好。萧嵩有足够的能力资历接替御史中丞的职位。</p><p>这位由他一手提拔出来的侍御史,固然比不上他得李隆基器重,但是有他在御史台近乎两年的根底支持。除非他给姚崇这样的大员恶意针对或者自己失策放了大过,足以安逸的干上几年。</p><p>至于几年后的事情就看萧嵩自己的造化了,毕竟他不能照拂萧嵩一辈子。</p><p>关键还是兵部的事情,郭元振大病初愈,精力不济。募兵制在细节上几乎是他一人总揽,如今他要前往洮州就任。这方面的东西必须要妥善的安排下去。</p><p>长安南城区。</p><p>长安城人口早已超过百万,因为皇城府衙都汇聚北方,人口稠密也尤为严重。</p><p>长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