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蔬菜水果副食增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众人从未种过玉米,其他作物种植,他们多为之后才学,被李易逼的。</p><p>“玉米收获,应种何物?”魏知古蹲下瞅玉米秧子。</p><p>“小麦。”李易伸出两根指头。</p><p>“正常种玉米时节?”姚崇问。</p><p>“冬小麦收后。”李易回答。</p><p>“小麦收完种玉米,玉米收完种小麦?小麦茬怎般处理?”毕构发现属于一个圈。</p><p>“不管,直接种玉米,浅种,小麦的茬子自然烂到地里。玉米收完比较麻烦,要翻耕,才可种小麦。”</p><p>李易考虑下人工成本,不让百姓在收了小麦后灭茬。</p><p>没有设备,人或驾牲畜翻埋,时间成本过高,与多收获的产量比较不划算。</p><p>有翻耕的时间,不如休息休息,养好身体,刚收完麦子本就很累。</p><p>卢怀慎想像不出来眼前的秧子长大后怎样结玉米,遂问:“玉米从哪长出来?”</p><p>“跟高粱差不多,回头给你们看图。现在的玉米属于别处土著人培育好的,咱们自己也要培育。”</p><p>李易抓一把土,看看潮湿度。</p><p>“你这一亩地种了多少?”宋璟不想数,直接问。</p><p>“三千五百株,用来留种。如为收割青贮,不追求玉米产量,一亩种四千株。</p><p>想专门吃煮玉米,一亩地种两千五百株到两千八百株。</p><p>留种的玉米亦可提前掰下煮着吃,制作青贮不划算。”</p><p>李易计算比例,大唐一亩地不是六百六十六平方米,乃为五百四十平方米左右。</p><p>“单季亩产有多少?”李隆基关心产量。</p><p>李易微微摇头:“不知道,反正比现在大唐任何农作物都高,还有土豆和地瓜,亩产都不错。”</p><p>李易确实不清楚,他刚拿回来,种完收了称重。</p><p>总归比不上他那时的玉米产量,没有农药,病虫害会使玉米减产。</p><p>化肥只有矿物肥,好在农家肥有,清理河道还可掏出淤泥。</p><p>众人选择相信李易说的产量比其他作物高的话,再转到土豆地里。</p><p>土豆也长出来秧子,整齐地排列在地里,有垄沟,浇水所用。</p><p>“土豆作为主食比较不错,诸位吃过土豆做的菜。</p><p>正常情况比玉米产量高,缺点是保存不易。</p><p>当季收获,不吃掉,到明年全成种子,最多留到开春。</p><p>除非制作成土豆粉,能够保存时间久,制作过程耽误人工。”</p><p>李易道出土豆缺点,不然大家都种土豆该多好。</p><p>姚崇听了不在乎:“收了土豆后,一直吃到春天,节省其他主粮。”</p><p>“南方地区倒是不用,南方可以种别的作物在冬天。</p><p>洞庭湖一带、广州陆州等区域、江南东道,可以成为大唐主要粮食产地。</p><p>关中地区也挺重要,再往北面的草原,适合土豆生长。”</p><p>李易知道以后土豆会有多重要,北方冷的地方,土豆、大白菜、大萝卜、胡萝卜、大葱,俱属于冬季主要蔬菜。</p><p>其实河南道等长江以北的地区,冬季都冷。</p><p>从一大片的土豆秧子中穿过去,来到地瓜秧子面前,两大片地中间隔开。</p><p>李日知没看明白:“同为垄沟土豆缺点,不然大家都种土豆该多好。</p><p>姚崇听了不在乎:“收了土豆后,一直吃到春天,节省其他主粮。”</p><p>“南方地区倒是不用,南方可以种别的作物在冬天。</p><p>洞庭湖一带、广州陆州等区域、江南东道,可以成为大唐主要粮食产地。</p><p>关中地区也挺重要,再往北面的草原,适合土豆生长。”</p><p>李易知道以后土豆会有多重要,北方冷的地方,土豆、大白菜、大萝卜、胡萝卜、大葱,俱属于冬季主要蔬菜。</p><p>其实河南道等长江以北的地区,冬季都冷。</p><p>从一大片的土豆秧子中穿过去,来到地瓜秧子面前,两大片地中间隔开。</p><p>李日知没看明白:“同为垄沟,连在一起,浇水的时候方便。”</p><p>“地瓜不行,种的时候浇水,之后除非太过干旱,不然不能浇,尤其是灌垄沟。”</p><p>李易耐心地讲解,别人确实不清楚。</p><p>用来育种的地,肥下足了。</p><p>看完地瓜,来到西红柿的地方。</p><p>大家一看,发现不一样了,东西叶子相同,有的打了架子,而且上面接了青绿色的小球。</p><p>另外更多的没上架子,秧苗矮。</p><p>无须别人问,李易自己说:“回来的路上着急吃,一小部分提前育苗,剩下的天暖和直播下地。</p><p>育苗的生长速度快,再有二十来天能吃,选好的留种。</p><p>跟黄瓜一样,不是所有的黄瓜都能变成种子。</p><p>冬天的时候在大棚中改架秧为吊蔓,肥料跟上,属于密集种植,节省空间。”</p><p>“倒是知道,去年李家庄子所有应该打架子的菜,一律吊在绳子上,有夹子,产量高。”</p><p>毕构了解,不止李家庄子,六李庄、小兰庄、皇庄,包括皇城后面的一片大棚地,全采用同样的技术。</p><p>出果出的多,好管理,摘的时候方便。</p><p>难度在于大棚架子得结实,否则撑不住。</p><p>另外绢帛的大棚由于透光性差,太过密集,除非有额外光源,不然长不大。</p><p>百姓学不来,告诉他们没有用。</p><p>他们自己种大棚,额外增加收入,已经不错了。</p><p>曾经的冬天可找不到多赚钱的法子,长安的百姓更吃不到黄瓜,只有皇室能吃到一点反季节蔬菜。</p><p>在温泉旁边,或者修地暖的暖道,从没想过还有大棚。</p><p>“这个非主食的不急着推广吧?”苏颋前面说得很笃定,又突然犹豫,加个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