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物价有改经济性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孟浩然和王维跟在后面,懵懂地听着,二人别看家中有地,实则不会种地。</p><p>孟浩然知道农事重要,却不知道哪一样作物如何种。</p><p>眼下听李易为村民讲解耕种的具体知识,心累。</p><p>似乎任何事情对于李易来说都是精通的,包括女人生不生孩子的问题。</p><p>村民没有别的想法,习惯了。</p><p>一户人家的帐篷,一群人在听,听完了告诉给其他人。</p><p>“韭菜若不想它更辣,再多遮两层绢帛,韭菜变黄,少了叶绿素的合成,辛辣就小了。”</p><p>李易来到大棚的韭菜地中,看一看韭菜,由于光合作用少的缘故,韭菜绿得不那么深。</p><p>继续遮挡,那么就更黄。</p><p>“东主,现在还来得及吗?我家今年没种韭黄。”</p><p>村民着急,李易一说哪个东西好,他就相信哪个赚钱。</p><p>“试一下,你家又不差那点绢帛。”李易知道村民有钱。</p><p>“成!”村民答应。</p><p>“绢帛如今多少钱?”王维问孟浩然,王维家中有钱,根本不理会货币的价值。</p><p>孟浩然想一想:“五百钱?”</p><p>“一百三十钱,长安兑换。”李易回头,给出确切的价格。</p><p>一匹绢帛拿到李家庄子,就可以得到一百三十钱,不在是曾经的五百五十钱。</p><p>于是织寻常绢帛的人少了,外面的都是用来交庸和调。</p><p>朝廷还是以原来的数量收,算是朝廷吃亏,百姓得利。</p><p>有的百姓还以为朝廷傻,不知道里面的问题。</p><p>朝廷就是补贴百姓,因为有钱了,财政那么多,何必欺负百姓。</p><p>“之后绢帛的价钱会掉到八十到一百钱,再低低不下去,其本身的应用价值在那里放着。”</p><p>李易为绢帛的价格划出一个浮动区间,低于八十钱,大家都做衣服了。</p><p>放时间长的、质量不好的、糟了的绢帛价格会低,百姓拿来看看能不能制作小的衣服。</p><p>实在不行的话,做鞋、做靴子,一层一层的,用浆糊给粘在一起。</p><p>再不好的,连鞋都做不了,造纸,卖给造纸作坊,这可是好材料。</p><p>“往后棉花需要规划一下种植区域,必须是当地的粮食作物和蔬菜的地供给充足,才允许种棉花。</p><p>河西节度使那里不算,那里种是因为气候适合,当地水果好。</p><p>昼夜温差大,种大米和小麦产量低,青稞凑合,棉花在那边种一种,优选,将来是重点区域。”</p><p>李易说着绢帛,话题转到了棉花上。</p><p>河西节度使的所在正是他那时的新疆,他那时的教的清真比较多。</p><p>在那样的饭店里,规矩比较多,挺闹心的。</p><p>不能喝酒、不能抽烟。</p><p>许多规矩是后来加的,烟草什么时候传到教所在地的?之前没有,后来有了,你就禁止?</p><p>李易一般不去这样的饭店吃饭,觉得受约束,去吃饭,不是去干仗。</p><p>不应该有地域攻击,更不能民族仇恨。</p><p>“如此要少养蚕?”王维已经决定写信回家,告诉家里别雇人养蚕了。</p><p>“错,要多养蚕,丝绸值钱,咱们一匹好的锦和缎,能换回来千石的粮食,别人没有,以着丝绸者为荣。”</p>&lgt;李易说着绢帛,话题转到了棉花上。</p><p>河西节度使的所在正是他那时的新疆,他那时的教的清真比较多。</p><p>在那样的饭店里,规矩比较多,挺闹心的。</p><p>不能喝酒、不能抽烟。</p><p>许多规矩是后来加的,烟草什么时候传到教所在地的?之前没有,后来有了,你就禁止?</p><p>李易一般不去这样的饭店吃饭,觉得受约束,去吃饭,不是去干仗。</p><p>不应该有地域攻击,更不能民族仇恨。</p><p>“如此要少养蚕?”王维已经决定写信回家,告诉家里别雇人养蚕了。</p><p>“错,要多养蚕,丝绸值钱,咱们一匹好的锦和缎,能换回来千石的粮食,别人没有,以着丝绸者为荣。”</p><p>李易赶紧把话说明白,别放弃,继续养,我们用来出口。</p><p>香料、丝绸、瓷器,哪一个不赚钱?</p><p>知道鸦片战争之前,贸易顺差达到什么程度吗?</p><p>王维瞬间打消写信回家的想法,对,卖给外面的人,多赚钱。</p><p>李易又溜达一番,挨个作物指点。</p><p>村民拿脑袋记,宫女太监用笔来记。</p><p>回去好整理,再挑选有用的东西编成书。</p><p>朝廷的人把李易当成孔子来比,孔子的论语是后人总结。</p><p>孔子教授的是大的方向,主要针对行为规则。</p><p>李易特别具体,包括国与国之间的相互地位和手段,农事、工事、医疗、教育、经济</p><p>孔子不会教怎样种西瓜才甜,教的是西瓜的存在对人社会的影响。</p><p>李易直接就说西瓜种植时会遇到什么问题,采取哪种手段来处理。</p><p>朝廷的人感觉李易说的话比较实用,每一步都带着绝对利益。</p><p>当然,偶尔也作诗浪漫一把,闲的无聊的时候。</p><p>等李易说完,转一圈出来,用了不少的时间。</p><p>“回去了,大家不要送。”李易跟村民再见,就是过来散心。</p><p>顺手解决一下种植上面的小问题,离得这么近,别给自己送回庄子,属于串门。</p><p>“东主我们不送了,你需要万民表的时候我们给你,给陛下的万民书我们也能写,你想弹劾谁不好方便,我们帮忙。”</p><p>村正张肖代表村民给李易保证,张家村子距离长安近,而且又有钱,人多。,</p><p>这样的村子逮到一个官员给陛下上万民书,官员没毛病也得自己避嫌,请假回家,等结果。</p><p>“之前去弘农,一路上拿了好几个万民表,够用。用完了再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