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婴儿过大免职事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把药喝了,不急着回去,等长好,确定没毛病再走。”</p><p>关霖的母亲端药给剖腹产生完孩子的妇人,麻醉手段不是那么好,动刀的过程中妇人疼。</p><p>动完刀缝合,妇人还是疼,肚子上还有引流管,喝药能顶一点用,药主要用来杀菌。</p><p>妇人接过碗,试试温度,咕嘟咕嘟给喝干净,给关霖的母亲一个笑容。</p><p>“孩子太大了,九斤一两,下次可不能把孩子养这么大。”关霖的娘摇摇头。</p><p>她第一次给人剖腹生孩子,现在心中发虚。</p><p>她最担心感染,一旦感染,她能拿出来的药未必可以治。</p><p>产妇点头,她只希望活着,疼没事儿,能挺。</p><p>“已经让你男人去抓野鸡和野鸡蛋送来,鱼我们给捕捞,你割的肚子,损伤过大,要一天多吃几顿饭,每顿别吃太多。”</p><p>关霖娘按照书上说的复述,吐蕃妇人听不懂大唐话,好在她一家被抓过来,慢慢学会。</p><p>“等我好了,我养羊给你。”妇人看看身边的儿子,要感谢。</p><p>“你部族已经给过,我要了一只牦牛,小牛犊,冬天喂养,一个换一个。”关霖娘说话时用手摸摸孩子。</p><p>孩子大,九斤一两是大唐的斤两,换成李易那时达到十二斤。</p><p>也不知道妇人怎么吃的,关键是妇人没有什么病,就是生不出来。</p><p>孩子出声,能哭能吃,同样未发现有疾。</p><p>婴儿的身高将近两尺,看着吓人。</p><p>妇人跟着看孩子,欣喜中带着后怕,孩子大,说明强壮,将来说不定会成为族中的勇士。</p><p>生孩子都是越大越好,男孩儿比女孩儿好。</p><p>“回去后他们会羡慕我。”妇人还是觉得自己荣耀。</p><p>“告诉其他要生孩子的,再养这么大,送过来,我可不保证能活,婴儿大有什么用?”</p><p>关霖娘担心有了一个例子,其他的妇人会想尽办法生大的。</p><p>“会说,会说,说过段日子你们就走了。”产妇连忙答应。</p><p>几天过去,产妇拆了线,引流管取了,继续调养,适当地运动一下,顺便喂孩子。</p><p>她的丈夫之前带着野鸡和野鸡蛋过来,看到自己的大胖儿子,除了傻笑也不会说别的。</p><p>野鸡还是部族的人帮忙一起抓,对于他们来说,关霖一家就是神医。</p><p>多捉几只野鸡给神医吃,生病了才好获得帮助。</p><p>牦牛的牛犊很珍贵,比起一个大胖小子,又不算什么。</p><p>事情传开了,其他的部族跟着知道,对于战争的欲望更小,想和平。</p><p>……</p><p>“看样子他们是不想和平了。”覃水吃着芋头炖鸡,语气愤怒,表情享受,好吃。</p><p>几天以来,驶远县的路修得还是那么慢,百姓们不愿意干活,怕干活多了吃的干粮多。</p><p>晏氏把雇佣的人解散了,留下家族里的人耗着,他们出钱了,出钱做汤。</p><p>鱼汤,鱼汤最便宜,还不要求新鲜,干鱼一样熬成汤。</p><p>羊汤没有,广州此时不养羊,养不了,夏天太热,山羊不好管理,绵羊就热死了。</p><p>猪有,舍不得杀。</p><p>别的县百姓在努力修路,县令甚至亲自盯着,他们花市舶司的钱。</p><p>县衙门并不贪墨,可劲给百姓用,干活的工具要最好的,饭菜也不错,距离水边远的买来猪杀。&,想和平。</p><p>……</p><p>“看样子他们是不想和平了。”覃水吃着芋头炖鸡,语气愤怒,表情享受,好吃。</p><p>几天以来,驶远县的路修得还是那么慢,百姓们不愿意干活,怕干活多了吃的干粮多。</p><p>晏氏把雇佣的人解散了,留下家族里的人耗着,他们出钱了,出钱做汤。</p><p>鱼汤,鱼汤最便宜,还不要求新鲜,干鱼一样熬成汤。</p><p>羊汤没有,广州此时不养羊,养不了,夏天太热,山羊不好管理,绵羊就热死了。</p><p>猪有,舍不得杀。</p><p>别的县百姓在努力修路,县令甚至亲自盯着,他们花市舶司的钱。</p><p>县衙门并不贪墨,可劲给百姓用,干活的工具要最好的,饭菜也不错,距离水边远的买来猪杀。</p><p>距离近的,吃活鱼,没人愿意吃死鱼,又不是内地河流少的地方。</p><p>等路修完,还会给百姓家里修房子,万一有商人收东西,需要住宿,总得有个地方,还能赚点钱。</p><p>覃水得到消息,指责晏氏。</p><p>“他们是活腻味了。”卫岳峰也吃芋头。</p><p>旁边的阿妹自己一个人一口锅,守着锅吃,大刀依旧放在身边。</p><p>张九龄在吃红烧鱼,喝冰镇的酒,周围还有广州本地的山民头领。</p><p>每一个人代表一个势力,他们被邀请来吃饭,同时观看贸易的繁荣景象。</p><p>按照李易信中所写,需要团结山民,压制地方氏族,包括黄氏。</p><p>刺史黄岸不多话,压制就压制吧,难不成与朝廷对抗?</p><p>现在的路好了,朝廷出兵的速度快,跟朝廷顶着干的后果会灭族。</p><p>过来的山民头领们给面子,给张九龄面子,更给覃水面子。</p><p>覃水此刻代表着陆州那边一片州的寨子,他们看着覃水,还想要联姻。</p><p>把族中最优秀的男儿介绍给覃水,可惜覃水不接这个话儿。</p><p>“随着更多的商人到此,夷商会变多,诸位,大家有什么能换的东西拿过来,按照好坏一起订价钱,不要自己单独卖。”</p><p>张九龄端酒碗,与周围的头领们说,联合山民。</p><p>之后再想办法让山民入籍,到时显示在册子上的人口就多了。</p><p>租调倒是不急着交,或许以后大唐不收租子,只收税,按照田地多少来收税。</p><p>收税的时候应该允许折算成粮食交,或者交钱。</p><p>不全部收钱,否则收获粮食的时候想换到钱,商人们会压价。</p><p>“张公,不如我们打过去,把晏氏抓起来,我们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