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人类生存寻本质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又下雨了,这里的冬天比别处早。”边关,黄河所在,郭知运在军寨中看着外面的大雨。</p><p>今天的雨下得特别大,而且云的方向在朝着东移动,估计黄河沿岸的雨水多,水势要涨。</p><p>水一涨,流速则快,从那边来的船只受影响。</p><p>秦离站在旁边,抬头看天,天是黑的,哪怕太阳这个时候应该升起来了。</p><p>“需要药材,如今形势稳定,把羽林飞骑派回去吧,再让那边派几千羽林飞骑带药物过来。”</p><p>王君葵不喜欢现在的天气,潮,白天潮热,晚湿冷。</p><p>倒是张孝嵩无所谓,温差大而已,他那里早习惯了。</p><p>“放置炸药包和窜天猴的地方每天一轮换,都在烧完炭干燥的地方,蜀地的东西还送着,差不多把五十万缗花完了吧?”</p><p>张忠亮在算计后勤,蜀地送东西源源不断,他估算后,认为钱用得剩不了多少。</p><p>秦离摇头:“五十万缗哪有那么快花完,以前朝廷作战,几十万缗能打两年。</p><p>即便真不够用,东主会想办法,这边的东西送回去,很快会变成钱财。</p><p>吐蕃没动静?朝廷的信送回去了,他们知道地方被占,怎不反击?”</p><p>“今年不可能,等调兵过来,稳住士气,黄河该冰封了,河能过,他们难道要主动进攻?”</p><p>张孝嵩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p><p>吐蕃来不及直接打,周围的部族失去了战斗下去的士气。</p><p>新来的兵能有多少?数量少了无法打,数量多了后勤谁负责?</p><p>等黄河冰封,看去过河简单,但双方都简单。</p><p>那么冷的天,牲畜不吃草?还是人不吃饭?</p><p>只能增加对峙的规模,无法进行有效突破。</p><p>冬天怎么办?继续拼后勤呗!</p><p>这仗打的,就是打钱。</p><p>换成以前,大唐应该撤军了?无法支撑远征军之辎重。</p><p>如今李易那里说不定在准备更多的物资往这里运,每天都在制造船只和火器。</p><p>还有从其他地方买到的粮食、肉、调料等东西。</p><p>张孝嵩头一次发现钱在战争中的决定性作用,跟他带一万杂兵去打西域不同。</p><p>那时讲究的是突袭、速度。</p><p>此刻稳扎稳打?大家拼补给。</p><p>吐蕃的补给不清楚,自己队伍的补给绝对厉害。</p><p>都吃到水果罐头了,还有栗子鸡罐头。</p><p>本地不缺肉?不吃肉罐头也无妨?但送来了?代表的可不是吃,是一种意志。</p><p>前方打仗?后方就会连着水果和肉、蔬菜给送来?打到哪则送到哪。</p><p>士气不同,大唐的将士?不需要吃罐头,在那放着?生病的人?活受伤没好的人才吃。</p><p>有?不吃?和想吃,没有,是两回事儿,差别大了。</p><p>“那边又送来东西了,跟我们换高压锅制作好的卤肉和青稞饭,估计他们在储备。”</p><p>樊凡手有一个本子,面记载了对方换多少东西。</p><p>按照东主说的,人的行为有目的性,在对方大量交换的时候,对方应该是在储备。</p><p>对方为什么不自己制作腊肠和肉干,估计是猎物更好猎取,自己制作的东西味道不好。</p><p>或者是自己也在制作,却用这个交换的行为来麻痹大唐,让大唐对其储备产生误判。</p><p>郭知运平静地看着雨幕:“不重要,拖得时间越久,我们优势越大,李易不会放弃这样的机会。</p><p>他这人叫人看不透,却总能在大势不出纰漏,细节又把握得完美。”</p><p>“如今想来,李易用几年的时间在布局,大力发展农耕技术,寻找新的高产种子。</p><p>研究不同的食物储存方法,还有武器琢磨和产量增加。</p><p>庆幸吧,他是我大唐人。换成吐蕃,估计这几年不会对大唐有任何进攻。</p><p>等着进攻的时候,大唐才会发现,守无可守,就如我等打下黄河领域一样。”</p><p>王君葵说,他服气,越是去琢磨李易越发现李易不一般。</p><p>有的人内政厉害,<p>对方为什么不自己制作腊肠和肉干,估计是猎物更好猎取,自己制作的东西味道不好。</p><p>或者是自己也在制作,却用这个交换的行为来麻痹大唐,让大唐对其储备产生误判。</p><p>郭知运平静地看着雨幕:“不重要,拖得时间越久,我们优势越大,李易不会放弃这样的机会。</p><p>他这人叫人看不透,却总能在大势不出纰漏,细节又把握得完美。”</p><p>“如今想来,李易用几年的时间在布局,大力发展农耕技术,寻找新的高产种子。</p><p>研究不同的食物储存方法,还有武器琢磨和产量增加。</p><p>庆幸吧,他是我大唐人。换成吐蕃,估计这几年不会对大唐有任何进攻。</p><p>等着进攻的时候,大唐才会发现,守无可守,就如我等打下黄河领域一样。”</p><p>王君葵说,他服气,越是去琢磨李易越发现李易不一般。</p><p>有的人内政厉害,专门搞钱,有的人工事牛逼,叫人制造新的东西。</p><p>还有的人农事突出,给朝堂增加粮食。</p><p>另外就是战略战术部署,由朝堂出发,一直落实到边关。</p><p>看李易呢,他什么都精通,更可怕的是政治。</p><p>任何一个人想获得整个朝堂的支持,不得各种斗争与妥协?</p><p>李易不是,李易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朝堂的官员被他带着走,所有的斗争像玩笑一下。</p><p>官员们对他没有任何直接的恨和遏制,宰辅们仅仅是从各自位置出发,对他有要求。</p><p>他满足了要求,宰辅们就觉得行了。</p><p>纵观历史朝代,哪一个人能做到这等地步?李易做到了。</p><p>他跟任何一个官员的私交都好,总是送东西,一副晚辈的样子。</p><p>公事他还帮忙,自己又不要政绩。</p><p>“天下怎会有这等人?”王君葵想着,忍不住嘟囔。</p><p>他觉得李易是天下第一人,却不清楚,李易那时有一个真正的天下第一人。</p><p>其人没有子女、没有家产、没有骨灰,可以骂躺在水晶棺材里的人,最多是辩论。</p><p>但不可以骂他,骂他不属于辩论范畴,就是很多人直接骂回去。</p><p>“过来换东西了,一百骑,带了很多岩羊,都死了。”</p><p>王君葵说着想着的时候,前面出现了部族的人,有人招呼。</p><p>最近吐蕃各部族总是来换,换东西,换制作好的药,甚至是女人生孩子也送过来,让关霖一家帮忙。</p><p>关霖一家有产钳和其他辅助的东西,最近正在研究剖腹和输血。</p><p>因为书和大量的器械送来了,还有操作说明。</p><p>他们先用牛羊作试验,然后等着人。</p><p>前天他们就剖了一个吐蕃部族的人,实在生不出来,他们尝试着动手。</p><p>然后活了,到现在为止,母子平安,母亲有点发烧,又一次次压下去,还有了奶水喂孩子。</p><p>动手术的是关霖的母亲和妻子,人家学的是巫医,下起手来才狠呢,对自己都狠。</p><p>关键是难产的部族的产妇活了,儿子也活了,正在调养。</p><p>母子二人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