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五章 事迹成经吐藩急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秋天的时候,明明在种完冬小麦后会有一段清闲的时间,结果今年却更忙了。</p><p>当然,以前清闲是指在地里干活的男人,妇人还需要织布。</p><p>今年不再收取庸和调,节省了大量时间。</p><p>他们到李家庄子学习如何纺线、织布,等学会了,李家庄子出人手跟他们回到自己的村子或县城。</p><p>在那里,东西运过去,同时从当地收购东西给他们做饭。</p><p>并不是他们住在李家庄子,李家庄子没地方。</p><p>一捆捆的棉花被运走,一波波的人来了又回去。</p><p>努力翻译经书要传教的善无畏看在眼中,他把这些事情写下来,准备整合到经书中去。</p><p>经书也分不同的内容,有的内容是专门说事情,把一些情况夸大,然后证明教派的厉害。</p><p>比如说后世传他的事情时,就写过他去龙宫呆了几天,等出来的时候,浑身上下的衣服一点没湿润。</p><p>还有大旱的时候请他求雨,他一作法,大家就看到天空上出现了观音,观音手中的瓶子里流出水,就是下雨了。</p><p>他东渡的时候遇到一条河,河上无桥,他干脆飞过去。</p><p>这些事情都是写下来的,而且传得有鼻子有眼儿的。</p><p>像李易这种用寿命换点东西的,根本不算什么,属于正常现象。</p><p>李易又没有整天飞来飞去,就是制作的东西好,有利民的,有赚钱的。</p><p>善无畏决定写李易的事情,估计他写完,传到后来,李易也和他一样神奇。</p><p>比如说发现大旱,用泥巴捏出来鸡鸭,那些个鸡鸭就活了,而且飞快地下蛋,蛋中又出新的鸡鸭,很快把蝗虫吃掉。</p><p>顺便李易用高粱秆子编出个钻井工具,钻井工具突然变大,一夜之间钻出来万口井。</p><p>谁要是说不可能,给你讲实情的人会与你翻脸。</p><p>实际上祈雨的事情是真的,但不同的是,找他祈雨的时候,他以各种理由拖延时间。</p><p>比如要沐浴了、焚香了,他会看天气。</p><p>觉得差不多的时候再出去作法,天气看得准,果然下雨了。</p><p>“李易以民为先,不出几年,大唐定然会变得更加厉害,其他地方的人……”</p><p>善无畏记下来一些大唐情况的事情后,坐在那里分析李易和大唐的未来。</p><p>李易是否愿意打别人他不清楚,他所知道的是李隆基想打。</p><p>本来一直打下去,国体会衰落,可是看到李易所做的事情,他发现,别的地方耗不过大唐。</p><p>尤其是在知道李易还研究出了厉害的武器时,善无畏不免为其他的地方担忧。</p><p>打仗不利于他传教,吐藩那里也有不少人信教。</p><p>不过又想了想,他想通了。</p><p>他露出笑容:“纷争之中,若大唐胜,我在大唐传教,大唐百姓即便占了吐藩,依旧信我之教。”</p><p>是的,一瞬间他明白了,明白自己‘老师’的意思了。</p><p>为什么要来大唐传教?因为大唐很可能会征服别的地方,到那时,自然把教传过去了。</p><p>他改变不了战争,就选择胜利者。</p></p><p>本来一直打下去,国体会衰落,可是看到李易所做的事情,他发现,别的地方耗不过大唐。</p><p>尤其是在知道李易还研究出了厉害的武器时,善无畏不免为其他的地方担忧。</p><p>打仗不利于他传教,吐藩那里也有不少人信教。</p><p>不过又想了想,他想通了。</p><p>他露出笑容:“纷争之中,若大唐胜,我在大唐传教,大唐百姓即便占了吐藩,依旧信我之教。”</p><p>是的,一瞬间他明白了,明白自己‘老师’的意思了。</p><p>为什么要来大唐传教?因为大唐很可能会征服别的地方,到那时,自然把教传过去了。</p><p>他改变不了战争,就选择胜利者。</p><p>另一边的鸿胪寺中,吐藩使臣们却没有善无畏的好心情。</p><p>因为第一批大豆已经运出去了,说是要走汉水,再入长江,送到边关。</p><p>之前送的是无数件皮毛制作的东西,现在又送粮食,分明是准备冬天开战,确定了、跑步了了、实锤了。</p><p>赶紧把消息发回去,上次发的消息是让吐藩警惕,这次是战争必然出现。</p><p>他们一动,大唐自然知道,往回传情报是吧,传,两国交兵,不斩来使,你们随便。</p><p>然后刑部尚书宋璟在了解情况后,跑李家庄子来了。</p><p>“小易,你上次和老毕说的坑吐藩的事情成了,咱们的大豆一送走,他们的队伍便出发。”</p><p>宋璟看上去非常兴奋,估计是他以前没这样坑过人。</p><p>吐藩一直占据着主动,总想坑大唐。</p><p>“他们应该派人手跟着,看看究竟是不是会送到前线。”李易一副对方不够谨慎的样子。</p><p>“那样就晚了,万一真的是往吐藩和大唐边关送,他们再汇报,等消息到地方,战争说不定已经开始。”</p><p>宋璟对这方面还算了解,换成他是使臣,他除了会想办法打听情报,依旧得把消息传回去。</p><p>他拿起个晒制好的柿饼子,并不急着吃,而是说道:“谁能想到大唐运送大豆是为了交换,以前从来没有过。”</p><p>“他们就不想想,送军粮有送大豆的么?大豆哪有稻子和麦子方便?对,现在又方便面和压缩饼干,要送也送这等东西。”</p><p>李易端起茶水,看着茶碗中上下欺负的茶叶,摇摇头。</p><p>宋璟呵呵笑两声:“大豆又不是不能吃,尤其是可以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