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 官员多换改军马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她们所练的是什么曲子?”正月十四,李成器吃午饭时过来。</p><p>他听到了南曲大家们练习的曲子,没有任何印象。</p><p>“彩云追月,明天晚上表演歌舞的一首曲子。”李易把他自己炒的辣炒羊杂端上桌。</p><p>“吐蕃人问,能不能用其他的牛马代替两千五百匹军马。”李成器带来了新的消息。</p><p>“军马他们不可能给,换,换成成五千匹一岁以上,三岁以下的牛马,不准有毛病。”</p><p>李易一直就没想过吐蕃能给军马,敌对呢,吐蕃是想要技术,不是资敌。</p><p>自己能抠一点出来就是一点,杀了吐蕃的使臣没用,不然早干掉了。</p><p>“他们说,要让你亲自演示一下,一个玻璃杯和半杯水,怎样出现彩虹。不然他们不认可你出的题。”</p><p>李成器其实同样想知道,他忍着不问。</p><p>“等他们把牛马买完凑齐,我给他们演示,其实挺简单。”李易笑着说。</p><p>“儋州、琼州、崖州、万安州、振州,五个州的刺史,还由当地人当?”</p><p>李成器说正事,吐蕃属于小事儿。</p><p>海南岛大唐有五个州,用的是当地人当刺史,收不上来什么租,只有土贡。</p><p>当地别看穷,土贡却不差。</p><p>有金子、银子、珍珠、玳瑁、昆布、五色藤盘、詹糖香,詹糖香是药。</p><p>每年会筹集一些,给李隆基送来。</p><p>大唐朝廷根本管不了地方,人口少,住的还偏僻,说是县,实际上都是村落。</p><p>从别的地方派官过去,官员拒绝,官员居然能够拒绝任命。</p><p>他们收集到了土贡,就派人乘小船,过了琼州海峡送到雷州。</p><p>若是谁想闹事,大唐才会派兵去征讨。</p><p>一共就那么点人,一打便打下来。</p><p>打完了,当地承诺不闹事了,再恢复原来的样子。</p><p>实在不行全跑山里去,热带气候,一般人不适应。</p><p>“用我们的官,树立威信,通过给东西,把以前的报纸带去,教当地人识字。”</p><p>李易拒绝当地人治理当地人,朝廷永远插不进去手。</p><p>给了东西,当地人欢呼一声,分了,然后还是被任命的当地人受到拥戴。</p><p>“当地的官员处理起来麻烦,他们被拿下官职,心中不服,背后捣乱。”李成器对此为难。</p><p>“让他们进长安,给封赏,朝廷派人,不能派一个人过去当一州刺史,要派一队人去。”</p><p>李易对处理旧的势力驾轻就熟,调出来,给更大的官,还能进长安面见陛下。</p><p>一个州派一队人,把所有的位置全接手。</p><p>“以前的政务交接是否麻烦。”李成器还有问题。</p><p>“不用交接,带着大量的东西去,以前他们能有多少钱?就当没有了,重新来。”</p><p>李易笑着摇摇头,当地穷,一个县里能积攒的东西值一百缗?</p><p>给你一万缗,一百缗不要了。</p><p>李成器跟着笑:“总是忘了当地的情况,怕种了胡椒后,有人去侵占,煽动当地百姓。”</p><p>“选当地好的百姓组成兵,告诉他们,他们是陛下的私军。</p><p>花露水能送就一批批送,包括治疗疟疾的药物。当地有毒蛇,可惜我不能过去提取血清。</p><p>把毒蛇送回来,制作血清,保存时间又短,用雄黄和大蒜吧,当地其实有驱蛇药/p><p>一个州派一队人,把所有的位置全接手。</p><p>“以前的政务交接是否麻烦。”李成器还有问题。</p><p>“不用交接,带着大量的东西去,以前他们能有多少钱?就当没有了,重新来。”</p><p>李易笑着摇摇头,当地穷,一个县里能积攒的东西值一百缗?</p><p>给你一万缗,一百缗不要了。</p><p>李成器跟着笑:“总是忘了当地的情况,怕种了胡椒后,有人去侵占,煽动当地百姓。”</p><p>“选当地好的百姓组成兵,告诉他们,他们是陛下的私军。</p><p>花露水能送就一批批送,包括治疗疟疾的药物。当地有毒蛇,可惜我不能过去提取血清。</p><p>把毒蛇送回来,制作血清,保存时间又短,用雄黄和大蒜吧,当地其实有驱蛇药。”</p><p>说这里,李易停下犹豫。</p><p>吃两口菜,他才开口:“那里有个富铁矿,含铁量高,当地人不知道,不然直接开采简单的冶炼方法就有兵器使用了。”</p><p>李成器:“”</p><p>“铜也多,有个好的铜矿,含铜同样高。”李易又补充一句。</p><p>李成器深呼吸,李易刚刚是犹豫,他现在一脸愁苦。</p><p>“易弟,太远了,不能挖,否则被其他人知道了,他们会想办法去打。”</p><p>李成器这点政治智慧还是有的。</p><p>“是哈!那便算了,不说。”李易表示理解。</p><p>海南是最南边,离长安远着呢,已经给出来两个铁矿,足够大唐用了。</p><p>铜,现在能印刷货币,地位就靠后了。</p><p>李成器又带着一肚子心事走了,走之前去学子那里看看,看看他们在学什么。</p><p>“当地有铜矿和铁矿,含量很高的。”李成器找到李隆基,纠结地说出那里的矿产。</p><p>“不开采,不说。”李隆基更是想到其他人要去争夺。</p><p>“庄子上的学子们在练习丹甑赋,时务策方面,选择了商税、水军、契丹经济文化交流、军械研究。”</p><p>李成器换一个话题。</p><p>“国有丰年好。”李隆基露出笑容,今年的题定下来了。</p><p>他知道二百二十个学子的文采不好,即便再努力,天赋上该比不了别人,还是比不了。</p><p>他们最珍贵的是跟着李易学习新的知识,物理、化学、生物、特殊的算术、经济知识。</p><p>大唐需要的是此类官员,写文章能凑合看就行。</p><p>“就怕他们帖章的时候没有背好,若是连乙等也没上去,只能给外九流的官,或斜封官。”</p><p>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