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此物名为兑换券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姚崇几人带着一脑袋问号离开。</p><p>回政事堂泡上茶水,相对无言。</p><p>陛下和李易整天琢磨的都是什么啊?官驿那么大的事情,我们居然不知道。</p><p>“老夫又心神不宁了。”姚崇突然出声。</p><p>“我也是。”张说附和。</p><p>“不能有什么事情了吧?”卢怀慎眉头紧蹙,他从李隆基那里回来的路上,有点心悸。</p><p>他如今开始相信第六感了,只要涉及到李易的事情,第六感很准。</p><p>在他们纠结中,连续几日,什么事情都没发生。</p><p>报纸上多了广告,包括酒楼的广告。</p><p>更多的是外来运货到长安的商人,他们卖货的时候打广告。</p><p>等卖完东西,要进货运回去,同样打广告。</p><p>广告位置把其他的内容挤占了,趣味性在减少。</p><p>京兆府的百姓在努力学习汉语拼音,居然有人有闲心自己学会,在茶馆等地方给百姓讲课。</p><p>七月十日,富平县,林文武又一次在放假的时候到官学。</p><p>“林文武,过来把东西拿走。”先生在看今天刚到的报纸,抬头瞅一眼孩子,继续看。</p><p>林文武还是紧张,过来把一个信封拿着,告退离去。</p><p>到外面打开信封,里面有一个考评,说他在上旬的考试中成绩为优。</p><p>另外还有几张纸,很漂亮,上面有山有水,有水车、稻田。</p><p>一眼就能分辨出来几张纸的不同,不用看字,图案即可。</p><p>另外有个纸条,上写:持兑换券到旋转木马的地方兑换,一分即一钱。</p><p>“这个是兑换券,一钱、二钱、五钱,十钱,给了我十八钱?不是十分。”林文武自语着。</p><p>随即又跑跳起来:“弟弟等着我,我又给你赚到了。”</p><p>“这是什么东西?”中午的时候,同样休息的姚崇几个人说好去天上人间吃顿饭。</p><p>到了东市,先进去看看。</p><p>旋转木马的地方,一群孩子手上拿着纸,在那里来回换。</p><p>五钱的玩一次,对方找给两张两钱的。</p><p>再到另一边买一钱的零食,对方找一钱。</p><p>张说给小厮使了个眼色,小厮过去。</p><p>片刻后回来,手上多了一套四张的兑换券。</p><p>“我给孩子二十钱,他才跟我换。”小厮汇报。</p><p>姚崇四个人没理会,他们一人拿一张。</p><p>看上面的图案,发现有个地方有凸起,对着光看,那是一个铜钱的黑的影子。</p><p>再摸纸,像报纸,但又不同,不但厚,而且手感有差别。</p><p>观察上面的画,好多种颜色。</p><p>背面也有图,写着兑换券,前面写数字。</p><p>“问了么?”姚崇问张说的小厮。</p><p>“问了,说是考试成绩好,先生不给分了,分容易造假。给了李家庄子出的兑换券。”小厮答。</p><p>“上次元之说,李易有本事弄出个防造假的办法,果然做出来了。”卢怀慎笑着说。</p><p>“兑换券?这哪里是什么兑换券啊,这是钱。去,再多换些。”姚崇表情严肃。</p><p>小厮又去找孩子,回来后拿一摞兑换券。</p><p>姚崇先不准备进天上人间吃饭,他带着众人往东市里面走。</p><p>看到个卖凉粉的,站在那里问对方:“没有钱,拿这个两钱的兑换券吃一份凉粉,卖不卖?”</p><p>凉粉就是两钱,好多种颜色。</p><p>背面也有图,写着兑换券,前面写数字。</p><p>“问了么?”姚崇问张说的小厮。</p><p>“问了,说是考试成绩好,先生不给分了,分容易造假。给了李家庄子出的兑换券。”小厮答。</p><p>“上次元之说,李易有本事弄出个防造假的办法,果然做出来了。”卢怀慎笑着说。</p><p>“兑换券?这哪里是什么兑换券啊,这是钱。去,再多换些。”姚崇表情严肃。</p><p>小厮又去找孩子,回来后拿一摞兑换券。</p><p>姚崇先不准备进天上人间吃饭,他带着众人往东市里面走。</p><p>看到个卖凉粉的,站在那里问对方:“没有钱,拿这个两钱的兑换券吃一份凉粉,卖不卖?”</p><p>凉粉就是两钱一份,姚崇一比一兑换。</p><p>“卖,李家庄子的兑换券是吧?我这凉粉就是从庄子上买的,他们做得多,比我自己做便宜。”</p><p>对方答应,而且在刮凉粉的时候多刮了点,浇上汁。</p><p>“给,多给你一口,兑换券揣着轻,图也好看。</p><p>我去进凉粉的时候,可以直接给庄子当钱用。</p><p>庄子的人说了,那兑换券抵钱,现在还有优惠,以后没有优惠了。”</p><p>摊主笑着说,接过钱看看,收好。</p><p>“什么优惠?”魏知古好奇。</p><p>“一钱可以算成一钱二,十钱就是十二钱。”摊主比划两根指头。</p><p>“去天上人间。”姚崇扔下一句话转身往回走,小厮跑过去,两口吃掉凉粉。</p><p>天上人间三楼专门留的单间中,桌子上铺着一张张兑换券。</p><p>有正面朝上,有背面朝上。</p><p>“诸位,钱,与兑换券无关,只是叫兑换券。”姚崇盯着一张兑换券看。</p><p>“一钱的印刷出来,不够本钱吧?”卢怀慎拿起一钱的摸来摸去。</p><p>“两钱的估计都不够,五钱和十钱就好了,还可以有五十钱,一百钱,数越大,越省钱。”</p><p>张说对着光看那张十钱的兑换券。</p><p>魏知古见三人都说了,自己跟上:“比绢帛好用,铜钱我大唐数量少,正好用这种兑换券。”</p><p>姚崇长出口气:“钱币制作,是少府的活儿,李家庄子欲代替朝廷私人钱。</p><p>诸位想想,他们印那么多的钱,拿到钱的人一定要去庄子买东西吗?</p><p>互相之间就用钱来买卖,不必带沉重的铜钱和不方便扛的绢帛。</p><p>李易庄子印报纸一天能印出来三十多万份,印钱就算是慢,一万张总能印吧?</p><p>四种钱,一样两千五百张,一天便印出来四万五千钱,拿出来买东西”</p><p>姚崇说了不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