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青黄不接五千岗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正月十三,早上风小,没有朝霞。几朵云在蓝蓝的天上慢悠悠飘。</p><p>“李东主,我等告辞。”余怀德带着一群人和车,在庄子边与李易告别。</p><p>过年前,余怀德的走私商盟便在筹集物资。</p><p>过了年,没到正月十五,队伍准备出发,最后一批货从李易庄子上取。</p><p>里面有香皂、肥皂、甘油、花露水、护肤膏和十面小镜子。</p><p>余怀德等人清楚,所有的其他货物加起来,比不得从庄子所出的三车。</p><p>三百羽林飞骑在旁等待,依旧一人三骑。</p><p>“一路平安!”李易抱拳。</p><p>“走了,绕城、绕城。”余怀德一声吆喝,队伍从长安城南绕向城北。</p><p>同一时间,一辆辆两马车从南边和西边的门出来,一同到城西汇合。</p><p>更西边几十里的村落已经有了队伍在等待。</p><p>此番出动的马车超过一千辆,工匠跟随、车上装好了货物与草料。</p><p>私家样的护卫和雇佣的护卫配合羽林飞骑。</p><p>队伍浩浩荡荡,一路向西。</p><p>朝廷下的不得沿途勒索克扣商人的官文提早一步加急送往沿途官府。</p><p>皇城中,了望楼上,李隆基拿着望远镜看城西的队伍。</p><p>“这一遭,不知能为朕拿回多少钱财?又不知可叫多少地方官员落下把柄。”</p><p>李隆基从未曾忘过李易出的坑人主意。</p><p>下文命沿途官员收手,商队依旧行贿打通门路。</p><p>之后想收拾谁便有了理由,还十分充分。</p><p>高力士站于一旁,默不作声,心中却对一脸阳光的少年东主加了三分警惕。</p><p>少年坏呀,脑顶生疮、脚底冒脓,坏透腔了。</p><p>被高力士腹诽的李易哆嗦了一下,抬头望天。</p><p>“哎呀,还是咱大唐的天蓝,煤烟的味道闻起来都格外清新。”</p><p>李易夸着看一眼窑的方向,那里烧着,用焦碳的窑没什么烟,焖焦碳的窑则烟雾袅袅。</p><p>他摇摇头:“我没有办法防止污染,,先凑合着来吧,今年忙完回来,找个人烟稀少的地方单独建焦炉。”</p><p>‘叮叮当当’伴随着铃铛声,一辆四轮小马车过桥。</p><p>准备回去的李易站住,等车到近前,笑着问:“裴兄府上不忙?”</p><p>“后日上元节晚上的灯会已安排妥当,为兄过来表示感谢,长安百姓可攒下薄财些许。”</p><p>裴耀卿从车中跳出来,整个人瞧着状态不错。</p><p>他在说联防,今年不能丢孩子,亦不可出现踩踏事件。</p><p>接着他说过来的事情:“在朱雀大街上,为兄给易弟你留了一块地方,庄子可是要卖什么东西?”</p><p>李易想了想,问:“能租出去吗?一晚上收个十缗八缗的。”</p><p>裴耀卿:“……”</p><p>“易弟莫开玩笑,若真无可卖之物,为兄另作他用了。”裴耀卿认真一下。</p><p>“倒是有个小东西可以拿出来给孩子们玩,哦,大人一样能玩。”李易想想,决定拿一个小玩具。</p><p>孩子们闲不住,不帮着家中干活会乱跑。</p><p>如今河在开化,一不小心掉进去,什么心肺复苏都没用。</p><p>“何物?”裴耀卿对李易庄子上的东西始终充满好奇:“可是利民新工具?”</p><p&g亦不可出现踩踏事件。</p><p>接着他说过来的事情:“在朱雀大街上,为兄给易弟你留了一块地方,庄子可是要卖什么东西?”</p><p>李易想了想,问:“能租出去吗?一晚上收个十缗八缗的。”</p><p>裴耀卿:“……”</p><p>“易弟莫开玩笑,若真无可卖之物,为兄另作他用了。”裴耀卿认真一下。</p><p>“倒是有个小东西可以拿出来给孩子们玩,哦,大人一样能玩。”李易想想,决定拿一个小玩具。</p><p>孩子们闲不住,不帮着家中干活会乱跑。</p><p>如今河在开化,一不小心掉进去,什么心肺复苏都没用。</p><p>“何物?”裴耀卿对李易庄子上的东西始终充满好奇:“可是利民新工具?”</p><p>“哪有那许多利民的工具,裴兄说出地方,后日会有东西送去。”李易摇下头,邀请裴耀卿进去。</p><p>李易给泡上茶,二人对坐。</p><p>裴耀卿迫不及待先吹着喝一口茶,抓起小几上的点心塞嘴里一块。</p><p>“早上起来太过匆忙,一口粥未喝,腹中酸疼。”裴耀卿感觉舒服许多。</p><p>“既然空腹,还是不要喝茶为好。”李易劝。</p><p>“吃了东西便不空,少吃两块,晌午在你庄上吃。”</p><p>裴耀卿丝毫不客气,又捏一块点心塞进去,然后噎到,拿茶水往下送。</p><p>吃掉三小块点心,裴耀卿拿起毛边纸擦擦手。</p><p>“易弟,你说今年冬小麦收割前,还有什么活计?总不能一直揉泥吧?”</p><p>裴耀卿开始长远打算。</p><p>李易喝茶,不吱声,太难为人了。</p><p>我要是想出来一个,你是不是又问秋粮收获之前的青黄不接干什么活?</p><p>长安几十万人需要找工作,此番还是联合起他窑一起操作,才解决一下陶的问题。</p><p>之后陆续烧出来,大量的陶器要被送走,到外面卖,冲击其他地方的陶器产业。</p><p>“裴兄。”等了十几息,李易出声。</p><p>“青黄不接,耕种的人并未闲着,地里的活还是要做的,同时种桑养蚕的人一样忙碌。”</p><p>李易想起个关键的事情,粮食没下来,不代表地不用侍弄。</p><p>“为兄知晓,可还是有的人少活,打零工的那些。往年……就说去年。</p><p>去年青黄不接时,大家手上的钱少,不敢花,还有的在挖野菜。</p><p>无地可种、又无店铺的人,除了给别人帮工,便没有其他活路。</p><p>我也不要多,哪怕你给我解决一万人呢,不,五千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