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梁墨参战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墨家的初代领袖为墨子,而公输氏的初代领袖则是公输子,即公输般,因其出身鲁国,又叫鲁班。</p><p>公输般与墨子,那可是一对老冤家了。</p><p>就像墨子希望天下各国都推崇自己的学说,公输般也希望各国推崇他的技术,为此,他不惜为各国打造用于进攻他国的战争兵器,比如当年楚国想要进攻宋国时,公输般便带着随从投奔楚国,协助楚国攻打宋国,这让主张‘非攻’、‘兼爱’的墨子无法容忍。</p><p>于是墨子也跑到楚国,劝阻楚王出兵,并且与公输般展开了一场匠人之间的对决:由公输氏打造‘攻器’、而墨者则打造‘守器’,双方在一座小城进行模拟战斗。</p><p>最终,公输氏输掉了那场比试,怀恨离开了楚国,而墨者则取代了公输氏曾经在楚国的地位,向楚国的君臣传播他墨家思想。</p><p>自那日起,公输氏便与墨家结了怨,从而展开了一段长达几十年的恩怨情仇。</p><p>然而遗憾的是,虽然这两家在匠造水平上不分上下,但别忘了,墨家并非只有‘匠造之技’,相比匠造之技,墨家更重视的反而是学术,而公输氏……专攻匠造,几乎没有这方面的涉及。</p><p>于是乎,等到墨家思想迅速传播蔓延,陆续出现了齐墨、楚墨等分支,继而成为天下显学,公输氏忽然发现,全天下仿佛都在谈论墨家,再也没有他公输氏什么事。</p><p>最终,公输氏在与墨家的斗争中落败,黯然投奔当时墨家弟子并未涉及的秦国,寄希望于借助秦国的力量,卷土重来,彻底击败墨家。</p><p>而如今,公输氏与墨家这对几十上百年的冤家,齐聚于合阳城外秦梁联军的营寨。</p><p>二月十三日上午,得知墨践率人来援,嬴虔、李郃、翟虎、卫鞅几人出营相迎,给予钜子墨践与众墨者极高的礼遇。</p><p>可当嬴虔看到墨践领着二千余名墨家弟子匆匆赶来时,他脸上的笑容就僵住了。</p><p>怎么来这么多人?</p><p>这群墨者真的是来帮忙的么?还是说,这群人是来找公输氏打架的?</p><p>怀着诸般顾虑,嬴虔堆着笑容接见了墨践。</p><p>身为墨家钜子,墨践对嬴虔这个秦国人可没有什么好脸色,他之所以率人前来,一方面是基于帮助他少梁的军队夺回合阳,另一方面嘛,也是想见见他墨家的老宿敌,公输氏。</p><p>于是朝嬴虔行礼之后,墨践便说道:“听说秦军中有公输氏之人正在打造弩车,能否让我等前去拜见,相互探讨一下?”</p><p>“……”</p><p>嬴虔看了看周遭墨者手中提着的锤子、斧头、刨刀等工具,以勉强的笑容微微点了点头。</p><p>答应归答应,他一转头就叮嘱李郃:“……看着他们,别闹出什么乱子来。”</p><p>“不至于的。”</p><p>李郃朝着墨践点了点头,顺便回答了嬴虔。</p><p>墨者又不是好事之徒,怎么可能会主动惹事呢?</p><p>但事实证明,李郃低估了墨家与公输氏的恩怨,进营仅半个时辰,墨者与公输氏就发生了激烈的口角,所幸墨家弟子有两千余人,而公输氏匠人仅百人余,因此双方倒也没有动手,只是展开了一番骂战。</p><p>当嬴虔与李郃、卫鞅等人急匆匆地赶去时,两千余名墨者正围着百余名公输氏匠人大骂,而有意思的是,那百余名公输氏对其他人都怕,唯独不怕墨家弟子,虽然人数相差悬殊,却也在努力地回骂,场面之混乱,引地秦卒与少梁士卒纷纷驻足观望。</p><p>“到底是怎么回事?”</p><p>待嬴虔制止了双方的谩骂后,随即便向墨践与一名公输氏匠人询问究竟。</p><p>那名公输氏匠人叫做公输直,是公输般的后人之一,同时也是随军公输氏族人的头,待嬴虔问起,他便率先将墨践等墨家弟子的‘恶行’告诉了嬴虔。</p><p>平心而论,其实墨践等人倒也没干别的,他们只是围着公输氏打造的弩车挑毛病,可公输氏却不能忍啊——其他人指责他公输氏打造的兵器无所谓,外行人那就更无所谓,但唯独墨家弟子不能忍!</p><p>于是公输氏就嘲讽墨践:你们不是主张非攻么?怎么跑来协助‘不义之战’了?</p><p>墨践义正言辞地回覆:他们此番前来是来帮助他少梁军队,毕竟他墨家学术可是少梁的国学之首,如今正帮助少梁发展,不比某些家族,空有一身匠造技术,却只能帮助他国打造用于进攻别国的杀器,却不能造福于民。</p><p>双方相互嘲讽,渐渐地嘲讽就变成了谩骂,若非墨家弟子占据绝对优势,且四周又有秦卒与少梁士卒在看热闹,搞不好这双方冤家已经大打出手了。</p><p>在了解事情经过后,嬴虔也很头疼,毕竟一方是他秦国所倚重的公输氏,而另一方则是天下之名、甚至如今已成为少梁国学之首的墨家,罚谁都不合适,于是最终他避重就轻地做了判决:“既然彼此不服,不如就以打造弩车作为比试,看看哪方打造的弩车更具威力。”</p><p>墨践与公输直一口答应。</p><p>事后,秦国究竟。</p><p>那名公输氏匠人叫做公输直,是公输般的后人之一,同时也是随军公输氏族人的头,待嬴虔问起,他便率先将墨践等墨家弟子的‘恶行’告诉了嬴虔。</p><p>平心而论,其实墨践等人倒也没干别的,他们只是围着公输氏打造的弩车挑毛病,可公输氏却不能忍啊——其他人指责他公输氏打造的兵器无所谓,外行人那就更无所谓,但唯独墨家弟子不能忍!</p><p>于是公输氏就嘲讽墨践:你们不是主张非攻么?怎么跑来协助‘不义之战’了?</p><p>墨践义正言辞地回覆:他们此番前来是来帮助他少梁军队,毕竟他墨家学术可是少梁的国学之首,如今正帮助少梁发展,不比某些家族,空有一身匠造技术,却只能帮助他国打造用于进攻别国的杀器,却不能造福于民。</p><p>双方相互嘲讽,渐渐地嘲讽就变成了谩骂,若非墨家弟子占据绝对优势,且四周又有秦卒与少梁士卒在看热闹,搞不好这双方冤家已经大打出手了。</p><p>在了解事情经过后,嬴虔也很头疼,毕竟一方是他秦国所倚重的公输氏,而另一方则是天下之名、甚至如今已成为少梁国学之首的墨家,罚谁都不合适,于是最终他避重就轻地做了判决:“既然彼此不服,不如就以打造弩车作为比试,看看哪方打造的弩车更具威力。”</p><p>墨践与公输直一口答应。</p><p>事后,秦国驻少梁使者樛游表情古怪地对嬴虔说道:“虔帅请来墨者之前,就应该能想到双方水火不容……”</p><p>嬴虔无奈道:“我只知两家有恩怨,却不知竟到水火不容的地步。”</p><p>说实话,他此番请少梁的墨家弟子来打造攻城器械,一方面是因为少梁距合阳更近,比他从秦国国内召集公输氏匠人快得多,另一方面,他也是想试试能否让公输氏从那些墨家弟子身上偷学一些技术。</p><p>比如李郃开价五千头耕牛的连弩,嬴虔不是看不到这种连弩的优点,只是他不舍得拿五千头耕牛去换罢了,倘若是五百头,那他还可以考虑考虑。</p><p>而假如公输氏的匠人能偷学到这种连弩的打造方法,那他连五百头牛就不必支付了,大不了事后出于安抚少梁的怒气,赠送二三百头牛表达歉意,想来少梁最后也会默认了——反正都偷学去了嘛。</p><p>可没想到,那些墨家弟子刚到联营,便与公输氏的匠人发生了口角,这无疑是让嬴虔‘偷学技术’的计划彻底泡汤了。</p><p>好在那些墨家弟子也愿意帮助联军打造弩车,倒也不算毫无收获。</p><p>相比嬴虔算计失败,卫鞅则狐疑地看着那些离去打造弩车的墨家弟子,问樛游道:“为何这些墨者会来帮助?在他们眼里,我秦国不是‘不义之国’么?”</p><p>“是,啊不是……”</p><p>下意识点头的樛游因为一时的失言露出了尴尬之色,见卫鞅对他的失言并无反应,他这才继续说道:“这些墨者帮助的并非我秦军,而是少梁军队。在他们看来,少梁夺回合阳是合理正当的诉求,毕竟合阳并非是少梁通过武力占夺的,而是我秦国对之前进攻少梁做出的赔偿。”</p><p>对于樛游的回答,嬴虔并不意外,也不在意。</p><p>毕竟墨践这群少梁之墨,已经与少梁国高度捆绑在一起,只要他秦国日后同化了少梁,这些墨者又还能投奔他处?</p><p>他在意的是这群墨家弟子能帮助少梁军队到什么地步,于是他问樛游道:“这些墨者会相助少梁军队讨伐河东么?这次魏国可是占了合阳呢,这是严重的不义行为吧?”</p><p>樛游想了想说道:“理论上是会答应的……”</p><p>听到这话,嬴虔、卫鞅神色皆变,嬴虔惊喜问道:“当真?这些墨家愿意协助少梁军队讨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