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万箭袭城(二)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尽管嬴虔为了震慑合阳城内的魏军愿意赔进去几十万支箭矢,但事实上,一万五千名弩手仅齐射了五、六波箭矢他便叫停了,仅消耗了七八万支箭。</p><p>原因是合阳城上的魏军守卒渐渐有了应对箭袭的经验,只需一动不动举着盾牌缩在墙垛处即可,这怎么行呢?嬴虔自然要给这些魏军制造一点麻烦。</p><p>他对身边的卫士下令道:“命缪琳攻城,不求登城,只要让城上的魏军分心。”</p><p>“是!”</p><p>左右卫士应声而去,不多时便来到了缪琳身旁,向他传达了嬴虔的命令。</p><p>缪琳会意,又派人将嬴虔的命令传达给麾下军队的千人将、二千人,命他们协助联军的弩手打个配合。</p><p>怎么个配合法呢?</p><p>此刻那些魏军不是都举着盾牌躲在墙垛一侧么?我故意声势浩大的进攻,逼迫那些魏军站起来抵御,一旦这些魏军站起身来抵御,那他们对远程弩箭的防御能力就会大大降低。</p><p>这也是攻城军队对付守城士卒最常见的一种战术,倘若守城军队没有弓弩手,或者无法压制进攻方的弓弩手,那守城方就只能被攻城方牵着鼻子走,彻底失去主导性。</p><p>“进攻!”</p><p>随着缪琳一声大喝,一万名秦军朝着合阳的东城墙冲了过去,仿佛泄闸的洪水般。</p><p>如此声势浩大的攻城,守城魏军自然不敢怠慢,在各自百人将、千人将的指挥下,魏卒们纷纷站起,进入守城状态。</p><p>而就在这时,嬴虔又下次下令一万五千名弩手展开齐射,将整整一万五千支箭矢宣泄在城墙上。</p><p>由于之前已经发动了五六次齐射,这一万五千名弩手基本上已经能将箭矢射到城墙附近,误差最多也只有十几、二十丈,虽然这个精准程度仍远远比不上韩国的弩手,但依旧足以对城上的魏军造成巨大的伤亡。</p><p>这不,面对这种战术,守城的魏军毫无反击之力,他们只能站立着,一边警戒着城外的秦军步卒,一边将盾牌举在头顶前方,暗自祈求老天保佑,叫那一万五千支箭矢莫要射中他们。</p><p>但遗憾的是,上天似乎并没有回应他们的祈祷,在那一万五千支箭矢如暴雨般笼罩城墙的那一刻,魏军的惨叫与哀嚎亦随之响起,仅仅眨眼之间,城上的魏军竟倒下了约四分之一。</p><p>见此,龙贾面色发白,而穰疵则是急得连连跺脚,破口大骂:“那不是秦弩,那是少梁弩!该死的少梁人……该死的韩国!他们背叛了我魏国!”</p><p>骂到最后,他连韩国都骂进去了,因为谁都知道,假如不是韩国将他们造弩的技术教给了少梁,少梁绝不可能在短短一年之内打造出一万把射程超过四百五十步的强弩,要知道这份技术对比魏、秦两国也已略强。他心急地对龙贾说道:“这样下去不成啊,我军的将士一直在白白丧命……”</p><p>“……”龙贾一言不发。</p><p>其实龙贾也知道这样下去不成,可他又能怎么办呢?</p><p>派上弩兵展开反击?他之前就已经尝试过了,可结果呢,他魏军仅有的五千余弩手在逆风的情况下根本射不到秦军弩手与少梁弩手,而后两者,却能借助东风射中他们,以至于短短一炷香不到的时间,他魏军五千弩手就死伤近半,让龙贾心痛地赶紧将这些弩手撤回去,派上手持盾牌的步卒来顶,来承受秦梁联军的齐射。</p><p>“派武卒!”</p><p>在思忖了片刻后,龙贾果断下令道:“叫武卒持盾上城!”</p><p>穰疵一愣,随即就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办法。</p><p>毕竟他魏武卒都是身穿三层皮甲的,对刀剑、弓弩的防御能力极强,唯一欠缺的就是面部的防御,毕竟魏武卒是崇尚进攻杀敌的精锐,他们的兵器齐全,但却只有一小部分人佩戴盾牌,当然这不是什么问题,叫其他魏军将盾牌借调给武卒即可。</p><p>在龙贾的命令下,守城的魏卒立刻就展开了一次轮换,由一名名堪称武装到牙齿的魏武卒取代了普通魏卒。</p><p>此时缪琳已率一万秦军逼近至距城仅半里的位置,随时准备再‘逼迫’一回——只要城上的魏卒蹲下,试图利用墙垛躲避他秦梁联军的箭袭,他便立刻逼战,迫使城上魏卒站起来,白白挨箭。</p><p>虽然这招奸诈,但不可否认效果奇佳,短短时间魏军的伤亡便突破了六千人,而他一方的秦军却几无损失。</p><p>然而这种情况很快地出现了变化,缪琳很快就发现,新登上城墙的魏卒不再像之前的魏卒那样恨不得将全身都缩在盾牌底下,这些魏卒笔直地站立在城墙上,仅用左手的盾牌护住头部,丝毫不顾手脚尚暴露箭袭的覆盖下。</p><p>而惊人的是,这些新换上的魏卒即便中了箭,却也仿佛跟没事似的,依旧在城上站地笔直,左手持盾,右手端着长戈,将长戈的前段搁在墙垛的凹处,摆出了严正以待的架势。</p><p>这种防愣,随即就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办法。</p><p>毕竟他魏武卒都是身穿三层皮甲的,对刀剑、弓弩的防御能力极强,唯一欠缺的就是面部的防御,毕竟魏武卒是崇尚进攻杀敌的精锐,他们的兵器齐全,但却只有一小部分人佩戴盾牌,当然这不是什么问题,叫其他魏军将盾牌借调给武卒即可。</p><p>在龙贾的命令下,守城的魏卒立刻就展开了一次轮换,由一名名堪称武装到牙齿的魏武卒取代了普通魏卒。</p><p>此时缪琳已率一万秦军逼近至距城仅半里的位置,随时准备再‘逼迫’一回——只要城上的魏卒蹲下,试图利用墙垛躲避他秦梁联军的箭袭,他便立刻逼战,迫使城上魏卒站起来,白白挨箭。</p><p>虽然这招奸诈,但不可否认效果奇佳,短短时间魏军的伤亡便突破了六千人,而他一方的秦军却几无损失。</p><p>然而这种情况很快地出现了变化,缪琳很快就发现,新登上城墙的魏卒不再像之前的魏卒那样恨不得将全身都缩在盾牌底下,这些魏卒笔直地站立在城墙上,仅用左手的盾牌护住头部,丝毫不顾手脚尚暴露箭袭的覆盖下。</p><p>而惊人的是,这些新换上的魏卒即便中了箭,却也仿佛跟没事似的,依旧在城上站地笔直,左手持盾,右手端着长戈,将长戈的前段搁在墙垛的凹处,摆出了严正以待的架势。</p><p>这种防御能力……</p><p>“……魏武卒!”</p><p>缪琳心中一凛,立刻派人向嬴虔禀告。</p><p>事实上,嬴虔也注意到了合阳城上守城魏卒的变化,缪琳派人禀告只是证实了他的猜测。</p><p>“这个距离,弩箭果然难以穿透魏武卒的三层厚甲么?”他喃喃自语。</p><p>魏武卒,那可是他秦军的老对手了,据嬴虔此前的估算,至少要在百步之内,寻常的弩箭才有可能堪堪射穿魏武卒的三层甲,假如要确保射穿,那最好是在五十步左右。</p><p>五十步左右狙杀魏武卒?这跟送死有什么区别?</p><p>“分兵攻城吧?”</p><p>他与翟虎商量了几句,随即下达了命令:“命甘兴率我军弩手攻打南城墙,命李郃率少梁军攻打北城墙,韦诸军留下,协助缪琳继续压制城头。”</p><p>几道命令下达,秦梁联军的攻势暂时停止,接到命令的李郃与甘兴各自率军绕至北城墙与南城墙。</p><p>龙贾、穰疵站在城上远远一看,心情更差——很显然这是嬴虔想要要加大他魏军的伤亡,但可恨的是,他魏军几乎没有反制的能力,只能被动防守。</p><p>不多时,李郃便作为攻打北城墙的主将,与伍康、章贲、杜良三军一同移至合阳城外北郊。</p><p>甚至于期间,三人还与李郃聊了几句,埋怨李郃不厚道,居然将当初新打造出来的少梁弩用于全部武装韦营,就连同样也获得了四千五百把少梁弩、五百把少梁连弩的伍康也玩笑般插了几句嘴。</p><p>玩笑过后,四人凑在一起商量战术。</p><p>李郃对他们说道:“就按照秦军的战术吧,不求今日便攻陷合阳,只求尽可能杀伤魏卒,败坏其士气。”</p><p>几人纷纷点头,很快就达成了一致,由章贲率领五千步卒作为诱饵,迫使守城魏卒无法全心全意躲避箭矢,而伍康则率麾下五千名弩手压制城上,剩下的杜良军作为主军压阵。</p><p>很快,少梁军队与公孙壮军便分别针对北城墙与南城墙展开了进攻与压制。</p><p>然而让他们有些失望的是,鉴于龙贾已经在东城墙实际测试了魏武卒对箭袭的高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