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你别说了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来源:</p><p>跑路绝对是个技巧活。</p><p>首先,需要很强的方向感,你得能根据天上星星以及用各种方式来判断方向。</p><p>想往南跑路,结果迎面撞上由北而下的追兵,这是会让双方都懵逼的。</p><p>其次,需要很出色的地理知识,至少你得对周边的地形环境足够熟悉。</p><p>有时候山间一条小路能过,你偏偏要走大路,说不定就被追兵撵上屁股了。</p><p>如果追兵追的太紧,熟悉周围环境的,说不定你能找个山洞猫一夜,和追兵玩玩躲猫猫。</p><p>第三,需要学会使用各种交通工具。</p><p>跑路跑到一半,看到辆有油没拔钥匙的摩托车,你说你只会骑自行车,上帝都能被你气死……不过,这样或许没人问你追要西服了。</p><p>第四,需要出色的行动能力。</p><p>一旦有了决定,就不能拖拉,需要想到做到,在跑路的时候,拖拖拉拉那是对自己生命的不尊重。</p><p>有些幽静,也有些喧闹的山谷中,李善在心里想,可能还有第五,如果是多人跑路,那首领必须拥有下属的绝对信任。</p><p>悲哀的心里复盘了一遍,李善不得不承认,前四条自己大都不符合。</p><p>自己没有手机就是路痴,只知道前后左右,弄不清东南西北。</p><p>河北这地界……别说今生了,就是前世也没来过,而且沧海桑田,河流改道,地名易名,更让自己一头雾水。</p><p>交通工具……经过多日磨练,自己那马术,也最多是跟得上大队,这还是在整体速度下降的前提下。</p><p>行动能力……自己指挥基本靠嘴,这能力应该不能归属到行动能力这一栏吧?</p><p>至于第五条……信任感,李善叹了口气,摸了摸脸,有点疼。</p><p>这两天左一个耳光,右一个耳光,被打的啪啪响。</p><p>昨天说东边绝对无碍,结果撞上了张玄素被追杀。</p><p>好吧,那是意外,但今天信誓旦旦的说叛军不过清河,结果斥候撞上了五六百从西面驰来的叛军,而且斥候首领范十一还被生擒。</p><p>李善完美的用啪啪啪被打脸的方式,让自己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和信任感毁之一旦。</p><p>“李兄。”</p><p>终于回来的苏定方将马槊架在树干上,身上犹有血迹,身后的郭朴推着一个被堵住嘴巴的俘虏过来。</p><p>“回来了。”李善干笑几声,“还逮了回来,问了口供了?”</p><p>苏定方正要说话,那边凌伯喊了声,“大郎!”</p><p>苏定方转头看了眼,张玄素、凌伯、周赵等人都在,这是要议事的架势,他想了想低声说了几句,李善有点不想过去……那几个都是嘴巴比较毒的,之前已经被数落过了。</p><p>郭朴忍笑拉着讪讪的李善一起过去。</p><p>听闻范十一被生擒,苏定方果断的立即转移地点,他对周围地形非常熟悉,找了一处僻静的山谷,虽然地方不宽敞,但毕竟也就百多人,挤一挤还是能躲进来的。</p><p>之后苏定方又带了几个斥候回去探看,果然看到了数百叛军,还出手擒下一个俘虏。</p><p>“已然问过了。”苏定方低声说:“贝洲总管许善护领兵北上,于经城县外遇敌,领兵者乃汉东王胞弟刘十善,许善护兵败身死。”</p><p>“经城乃贝洲西北角,距离刑洲巨鹿不远,南侧就是洛洲曲周县。”凌伯瞥了眼李善,“李郎君料事如神。”</p><p>李善脸一黑,起身就要走人。</p><p>周赵一把拽住李善,“至少这次没错嘛。”</p><p>之前李善纵论战局,断言刘黑闼若能击溃李道玄所率唐军主力,必然东进攻刑洲,遣派偏师攻贝洲,然后合击洛洲。</p><p>所以,贝洲战事必然在刑洲、贝洲、洛洲三地交界处发生。</p><p>从这点来看,李善有着准确的判断。</p><p>但接下来,李善猜错了……刘十善转向攻入刑洲,但分兵两千东进,别说越清河县了,都到了武城、历亭了。</p><p>贝洲下辖诸县,经城在西北角,清河、清阳居中,武城、漳南、历亭三县都在东北角。</p><p>李善铺开地图,“苏兄,咱们如今在哪儿?”</p><p>苏定方伸手一指,李善估算了下,大约在漳南以南,历亭以北,历亭往西就是武城。</p><p>“如之奈何?”苏定方低声问。</p><p>“若是……”刚起了个头,李善就察觉到几道警惕的视线投来,悻悻闭上了嘴。</p><p>凌伯哼了声,“大郎,还知道什么?”</p><p>“只知道历亭县令今日举城而降。”苏定方想了想,“两千叛军便是驻守历亭,不过无突厥人。”</p><p>李善忍不住说:“清河崔氏,武城张氏,再加上漳南乃刘黑闼乡梓,定然不会让突厥……”</p><p>“闭嘴啊!”凌伯所率唐军主力,必然东进攻刑洲,遣派偏师攻贝洲,然后合击洛洲。</p><p>所以,贝洲战事必然在刑洲、贝洲、洛洲三地交界处发生。</p><p>从这点来看,李善有着准确的判断。</p><p>但接下来,李善猜错了……刘十善转向攻入刑洲,但分兵两千东进,别说越清河县了,都到了武城、历亭了。</p><p>贝洲下辖诸县,经城在西北角,清河、清阳居中,武城、漳南、历亭三县都在东北角。</p><p>李善铺开地图,“苏兄,咱们如今在哪儿?”</p><p>苏定方伸手一指,李善估算了下,大约在漳南以南,历亭以北,历亭往西就是武城。</p><p>“如之奈何?”苏定方低声问。</p><p>“若是……”刚起了个头,李善就察觉到几道警惕的视线投来,悻悻闭上了嘴。</p><p>凌伯哼了声,“大郎,还知道什么?”</p><p>“只知道历亭县令今日举城而降。”苏定方想了想,“两千叛军便是驻守历亭,不过无突厥人。”</p><p>李善忍不住说:“清河崔氏,武城张氏,再加上漳南乃刘黑闼乡梓,定然不会让突厥……”</p><p>“闭嘴啊!”凌伯黑着脸呵斥。</p><p>周赵拽着李善的衣袖,苦苦哀求,“求你别说了。”</p><p>李善无语的一屁股坐下,自己有说错吗?</p><p>清河崔,武城张,还有漳南故土,刘黑闼疯了才会让突厥兵洗劫贝洲!</p><p>沉默了会儿,凌伯缓缓道:“不知外界情形,贸然动身南下,福祸难料……”</p><p>苏定方点头赞同,“马车行速难比良驹,而且是四辆马车,一旦被盯上,难以脱身。”</p><p>立即启程南下是决计不可能的了,贝洲总管兵败身死,历亭知县举城而降……历亭位于贝洲东侧,这意味着贝洲基本上已经被刘黑闼所部拿下了。</p><p>一旦启程南下,很容易泄露行踪……两千叛军就在历亭左右,按照苏定方的说法,因为水泽、山谷,从东侧是绕不过去。</p><p>从西侧绕……那是脑子瓦特了,怕对方发现不了?</p><p>一旦泄露行踪,即使不面对那两千叛军,只是些乡兵,这百来青壮……苏定方再勇猛也杀不出去。</p><p>周赵苦恼道:“但如今寒冬,山谷只能暂时栖身,青壮还能撑一两日,但孩童只怕……”</p><p>似乎已经陷入绝地,李善在琢磨,自己这会儿能不能开口……悲哀啊,身为首领,还需要考虑这种问题。</p><p>一直保持沉默的张玄素突然说:“淮阳王真的兵败?”</p><p>老头儿的声音颤颤巍巍,似乎还不敢相信。</p><p>这是显而易见的事,若不是淮阳王兵败,冀州失守,徐十善能领兵杀到贝洲,击溃许善护所部吗?</p><p>更何况还有历亭县令举城而降。</p><p>郭朴和刚刚凑过来的范老三都垂下头,之前他们对李善的判断都是半信半疑,但没想到,淮阳王真的兵败。</p><p>李善轻轻叹了口气,他无比确定自己的判断没错,现在他只希望,李道玄能逃得一命……虽然根据历史判断,李道玄死在这一战的可能性不小。</p><p>“清河崔氏?”张玄素打起精神,“老夫和崔氏有些渊源,若是……”</p><p>苏定方听了片刻后才简短的说:“清河无战事。”</p><p>“清河崔氏,名望响彻海内,如此大族,自然明哲保身。”周赵的言语中带着嘲讽,“窦……夏王、刘黑闼,再早些的孙安祖、张金秤,劫掠为生,但谁会劫掠清河崔?”</p><p>“那武城张氏如何?”</p><p>李善忍了又忍,还是没忍住,“一行不过百多人,多有妇孺,一旦显露行迹……”&l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