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太空之旅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这是因为缺少了大气层的阻隔,阳光开始显现它真正的威力。

  而背向太阳的一面,透过舷窗可以看到深沉的太空,像是进入一片虚无。

  这时,透过厚厚的云层,可以看到呈现出蓝色弧面的地球。

  这里的天空无比纯净,或者说这里已经不存在天空的概念了,他们已经进入太空。

  宁凯其实没上过几次太空。

  这倒不是因为他没条件上来,自从“探索宇宙法案”生效以后,他就很少上来了。

  “探索宇宙法案”规定,在人类的宇航技术达到或超越光速之前,禁止对深空宇宙进行探索。

  而这一法案的荒谬之处就在于,宇航相关的技术本身就是与深空探索相辅相成的,如果不以探索为动力,速度永远也无法提升。

  事实也是如此,自从这一法案生效后,宇航速度始终没有再提高。

  而人们对这一法案拥护的原因在于,许多人开始意识到,太阳系其实很大很大。

  严格意义上按照太阳引力控制范围计算,围绕太阳公转的天体轨道半径可以远至3光年之外,也就是奥尔特星云边缘。

  太阳系的辽阔和资源之丰富超出一般人的想象。

  如果把近地小行星、主带小行星、半人马族小行星、特洛伊小行星乃至柯伊伯带、离散盘加起来,可能有几百万甚至上千万颗小行星。

  这还不算奥尔特星云。

  如此丰饶的资源,人类文明即使花一万年也消化不完,能源根本不成问题。

  而且有太阳能以及氘、氦3等聚变燃料,如果开发得当,太阳系甚至能承载上千亿人口的生活。

  所以,正如人们普遍的想法,探索宇宙的支出与收益完全不成比例,这样的探索行为理所当然应该被禁止。

  不如集中将科技的全部力量永远改善人们的生活,这是能够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实惠。

  望着深沉的太空,宁凯时常为人类文明的短视而感到懊恼。

  这时,他注意到在太空深处有一串光点。

  那些光点大约只有绿豆那么大,在广袤的太空中排成一串,像是给太阳带上了一条珍珠项链。

  宁凯意识到,那是环日太空工厂。

  在地球的公转轨道平面上,围绕太阳分布着超过三百座太空工厂。

  每一座太空工厂的直径超过800公里,地球人类所需要的一切生活物资,全部在这些工厂里制造。

  而太空工厂的公转速度比地球稍慢,所以,地球会周期性地与每一座太空工厂相遇。

  在相遇时的短暂窗口期,工厂里的物资会被运往地球。

  而此时,宁凯距离那些太空工厂的最近距离也超过100万公里,这使他得以看到所有工厂的全貌。

  随后,宁凯被近在眼前的庞然大物遮挡了视线。

  这些是环地太空城。

  在宁凯目力所及的范围里,分布着几十座环地太空城。

  它们的规模较小,但每座城里也可以容纳上千万人口。

  周碧池的飞船就停泊在其中一座太空城的港口里。

  飞行器脱离大气层后,改用离子推进器进行轨道微调。

  在导航台的指挥下,很快与宇航飞船完成对接。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