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进言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曹操书房,曹昂把曹子恒所得消息与曹操说了一遍。

  曹操寻思片刻,向曹子恒问道:“那徐州商人何在?”

  “昨日一早,提了货物就走了。如今天知道在哪里?父亲还是赶紧派人往泰山郡打听才是正经。”

  曹操当即对一旁的护卫道:“马上派出斥候,一人双马,往泰山郡探听情况。着人召集诸贤达议事。”

  ……

  一幅一米半宽的舆图立在大厅正中,兖州文武皆齐聚于此。曹子恒缩在大厅的一角,打量着这帮曹操最早的班底。

  文官之中,如今荀彧居于首,掌兖州民生政事,老资格的陈宫次之,其后是戏志才,以及新近来投的从事满庞,满伯宁。文臣之中,独缺寿张令程昱,如今正在定陶整军。

  武将中,夏侯惇老资格,居于首位,曹洪次之,曹仁于匡亭之战中表现出众,紧随其后。夏侯渊、曹纯、乐进、李典、于禁等人依次跪坐。

  “倘若情报无误,泰山郡,应已有数县陷落,陶恭祖怕是对上次发干之败耿耿于怀。”率先开口之人,自然是作为军师的戏志才。

  正专注观察舆图的曹操接言道:“我等与袁公路糜战之时,便已听闻此逆,此事非虚。”

  没捞着封丘之战的曹洪听闻有了战事,立马请缨道:“主公,陶谦近死之人罢了,依仗一群乌合之众妄想我泰山之地,洪愿领五千士卒,碾碎之。”

  曹操没理会曹洪,而是看向荀彧,问道:“可能借此入徐州?”

  荀彧摇了摇头,道:“徐州地势平缓,无险可守,欲取其地,需一鼓作气而下。如此大战,以如今兖州之状况,实在无力承担,士卒刚历大战,亦无战心。若只以少数兵力出击,急攻之下,即便能得数城,亦无法固守,徒劳无功,耗费士卒性命罢了。得而复失,损伤兖州如今之士气,与主公之威名亦是有碍。此百害而无一利也,请主公忍耐。”

  曹操沉吟良久,正欲再问,又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忍不住出言问道:“如今临近秋收……”

  “不可。”曹操还没问完,陈宫立马出言打断道:“如今主公声望正隆,各方豪杰闻声而来,正是我兖州发展壮大之好时机也,岂可行此自毁名声之事。如子廉将军所言,陶恭祖已年愈六十,一两年后,我兖州兵精粮足,取徐州不过举手之事。一旦声名狼藉,如此大好局面,顷刻而下。请主公忍耐之。”

  “可那陶恭祖一而再犯我兖州,就如此了了?”

  “今犯我兖州之人,可悉数杀之以为警告。事后反攻数城作为报复,并着人送去来犯将领之头颅,以示其威。只劫掠之事,极损主公名望,等于自毁根基,请主公三思。”

  其后,戏志才亦出言附和:“公台之言虽颇为无礼,然大势如此,请主公忍耐。”

  见麾下三位谋主皆作此谏言,曹操亦只能收起心中贪念。下令道:“子和听令,即领两千骑兵驰援泰山,视形势自行处置。子廉,即日起整顿兵马,令士卒们能随时发动。曼成督领后勤。如此散了吧。”

  见曹操意兴阑珊,荀彧等人赶忙告辞,这时,一直所在角落的的曹子恒出言道:“父亲,我有一事进言。”

  “讲。”荀彧等人亦留步倾听,想了解这位神童要作何言。

  “我听几位叔父之言,即便这次击退徐州来人,那一位怕还是不会善罢甘休。如此,往后我兖州与徐州之间,怕是会如袁本初与公孙伯圭般,战事延绵。”

  曹操听到此处,点了点头,道:“确实如此。”

  “那居于琅琊的祖父,还是早些迎来兖州为妙。”

  陈宫听之,逐驳斥道:“陶恭祖乃道德君子,素有仁善之望。此等腌臜之事,断不会为之。”

  曹子恒毫不示弱的怼道:“道德君子?他陶恭祖抗过北宫位谋主皆作此谏言,曹操亦只能收起心中贪念。下令道:“子和听令,即领两千骑兵驰援泰山,视形势自行处置。子廉,即日起整顿兵马,令士卒们能随时发动。曼成督领后勤。如此散了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