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筹建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东郡地处后世河南,盛产毛竹。东武阳城外,十里,李家村。

  曹子恒带着乡老陈坤、荀诜、曹真乘马拉的衣车来此,为了此地南面的十亩竹林。(注一)

  “李村长,这片竹林,真不能卖我?”

  李家村村长大名李贵,此刻正领着曹子恒沿着小路,游览竹林。时值初春,曹真小孩子心性,在路旁挖着竹笋。

  李贵诚惶诚恐,道:“贵人容禀,此乃我李氏祖地,村中先人多葬于此。如何能卖。”

  曹子恒闻言,知道这小老头误会,解释道:“我可不敢当贵人之称。我非是贪图你等土地,只是想要大量竹子罢了。”

  “竹子贱物,小公子可自取之,无需钱财也。”

  “我所需甚多,自不可平白索取。”

  说完,指了指旁边的陈坤,道:“我家于东武阳外有一田庄,这位乃田庄的主事人,陈坤。你等把竹子送到田庄处,我给你们钱财,如何?”

  “此等好事,自是愿意。”竹子在汉朝时用处不多,兼之常见,一般百姓所需竹篾等物皆自行伐竹制作。而用量颇多的竹简,也有专门的制作工坊。寻常百姓家的竹林,实不值钱。如今此等贱物能换五铢钱,谁不愿意?李贵扭捏了一下,继续问道:“只不知作价几何?”

  曹子恒笑眯眯的回答道:“一石竹子三十钱,如何?”

  李贵闻言,立马跪下叩首,道:“李家村人谢小公子大恩。不知小公子何时需要,我即着人伐竹以待。”

  “别跪,别跪,当不起,折寿呢。”曹子恒手忙脚乱的扶起李贵,继续道:“如今才初春,竹子还没长成,且农忙之时,李老丈哪来的人做事?”

  “小老儿孟浪了。那小公子,该何时开始?”

  “立夏之后,至端午,此一月有余,你们须把三到五千石的竹子运到那边。可能做到?竹子只要当年长成的新竹,老竹不要。你们生长于此,当能分辨。”(注二)

  “这……小老儿不知。”没见过世面的李贵自是被吓住了,三千石竹子,这得多少钱财,可换多少粮食?李贵算不过来,更没胆子接下。

  见此,旁边的荀诜插话道:“公子何必麻烦,雇佣李家村人伐竹运送更为简便,公子心善,多予钱财便是。”这话听得一旁的李贵拼命点头。

  “我如何不知此法更为简便,可如今三千,往后只会更多。曼倩哥哥可有算过需要雇佣的人数。如何管理?”有些话,曹子恒不能说出口。人都有惰性,雇佣村人,或许开始之时会因为各种原因卖力干活。日久,自会怠惰。人性如此,不分时代。况且,随着需求的增加,雇佣人数必然增多,管理就是个大问题。牵扯到的精力就会非常多,得不偿失。

  以钱财易之。所做即所得,既能调动百姓的积极性,提高效率,周边百姓见有利可图,路途远些,也会贩卖竹子过去。一些商人更会闻风而至,纸张的后续销售也就不愁了。陈坤等人要做的,就只有检查质量,称重等事。此一举数得也。

  这是后世工厂件工与时工的区别。

  拉过荀诜,说了这许多。荀诜拜倒,敬服道:“听公子一言所获良多也。”

  即便如此,一切不知此法更为简便,可如今三千,往后只会更多。曼倩哥哥可有算过需要雇佣的人数。如何管理?”有些话,曹子恒不能说出口。人都有惰性,雇佣村人,或许开始之时会因为各种原因卖力干活。日久,自会怠惰。人性如此,不分时代。况且,随着需求的增加,雇佣人数必然增多,管理就是个大问题。牵扯到的精力就会非常多,得不偿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