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强秦之名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巨子必定要考虑墨家,就算无法做出大的贡献,也不能让墨家败亡在他的手中。墨差知道帝子之姿,这点并不奇怪。就算墨学没有只言片语的描述,墨差这么多年也多少会知道一点“传说”。

  就在进退两难的时候,白天歌倒是缓解了尴尬:“巨子前辈要吾说,又不准吾实话实说,这倒是真的有些为难人。”

  看着白天歌似笑非笑的神情,墨差也知道自己被耍了,他到没有生气。反而觉得此人更有趣了,能不畏惧强者威势,此子无论性格,还是能力皆高人一等。墨家没有等级观念,白天歌这般“肆无忌惮”的态度,反而让墨差有些见猎心喜的态度。

  刚刚的举动不过是威慑,白天歌明白,巨子更明白。

  有些事情墨差可以说,也可以去做。但是有些话,有些事,不能说,也不能做。这就是白天歌的底线,他的命是曾祖和父亲,以命换命得来的。若是有人以此相威胁,白天歌势必做到鱼死网破。

  能做到百家掌门,就算不是聊斋,至少也是千年老狐狸。借坡下驴,墨差点头轻笑,刚刚的剑拔弩张瞬间消失:“那你继续说,算老夫错了,该说什么就说什么。”

  “多谢巨子——”

  老顽童的性格难得正色,白天歌那清秀的笑脸,也随之严肃起来道:“秦国不止律法严明,就连军规也是如此,经过曾祖的治军后。秦国无论国力还是百姓,无论军队还是战力,比起关东六国不止高出一筹。

  秦人闻战则喜,战场也是勇不可当。士卒明白没有人敢贪墨他们的军功,哪怕不幸战死,后人也会得到保护。再加上二十级军功刺激,大秦锐士足以以一敌三。”

  墨差闻言也不再是嬉笑,神情也渐渐开始严肃起来,白天歌又开始说道:“说完了国法,说完了军爵,那现在吾说说秦国的君王。自秦孝公起,至如今秦昭襄王。四代秦王,四世英主,这样的秦国岂能不强。若是代代有明君,秦国东出函谷,一统天下将不再是梦想。

  这就是王的努力。”

  墨差不喜欢秦国的暴力,以及百姓尚武的精神,但不得不承认秦国君王的努力。白天歌前面说百姓的努力,他还可以违心的不承认。四代英王的功业,他却不得不承认。

  比起关东六国,秦国的百姓过得才叫日子,这就是一代王者的功绩。

  哎——

  墨差不是秦人,但却长在秦国,也算见证了秦国的崛起。

  孝公用于改变的决心,惠文王不惧敌人的信心,武王勇不可当的恒心,昭襄王果决的王者之心。这四代秦国君王,让秦国觉醒崛起,这才铸造如今的“强秦”。

  “说完了百姓,说完了君王,那现在吾们说说秦国——”白天歌侃侃而谈道:“不止君王渴慕贤才,秦国百姓也希望这些大才之人,为秦国带来新的变革和希望。从上到下如此,秦国形成一种特殊的氛围。只要汝有能力,无论君王和百姓,全会给与支持和肯定。

  这就形成了一个循环,一个让秦国不断变强,不断改变的循环。

  譬如秦墨,墨家曾数次阻拦秦国,但秦墨在秦国的地位不低。甚至墨匠还出任朝堂官职,巨子可见百姓对墨匠有丝毫鄙夷仇恨。秦国的弩之所以如此强大,就是因为秦墨匠人的努力和创新。百姓们明白墨匠的机关术,可以让将士不在枉死,甚至可以更容易获得军功。

  这样的贤才,就应该得到百姓、君王,乃是秦国的尊重。”

  墨差也感同身受,愣愣的开口道:“强并不是强在君王,也不是强在百姓,必须一国的强大,才是真正举世无双的强大。

  小子,你说的很有道理。”

  白天歌笑着摇了摇头道:“这是吾听懂的,还有一些没听懂。”

  “小子,你都有这番见解了,还有什么听不懂的。”墨差闻言有些瞪眼,原本笑意连连的神情,顿时有些错愕的开口道。

  “巨子,汝说生命究竟何意。

  难道就如芸芸众生,从出生到死一直为了生存而努力。又或者为了吃饱穿暖,为了亲人和家人而耕耘。亦或者持剑横行,为了掌控力量而常年修炼。

  诸子百家,百年传承,究竟是为了什么。

  生命又到底有什么意义——”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