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多此一举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闻九章又问:“情况如何?”

  白友民想起五日前在潮阳府所见所闻,“不好。民主怨声载道,群情激奋。”

  这番话已经证实了闻九章在内心的猜测,她的眉头渐渐松开。

  困难和危险并不可怕,只要找对了方向,一切迎刃而解。

  “那九章知道了。”

  白友民看着她,裴咎也抬眸看着她。

  “这是想引发整个府的流民抗争。只要祸乱,便可派兵镇压,引发官民相争。那封伪件的目的,便是将计就计。知道了白大人已经不信府兵,但是他们的计划还是要进行,于是只好改了些内容,趁机让‘京兵’接管潭县,从而接管整个潮阳府。”

  说完,闻九章低声道:“山中究竟有没有什么隐秘,也可以探一探,一切似乎都与潭县有关,不可不防。”

  白友民好不容易已经冷静下来的心,再次忽上忽下。冷汗也直往外冒。

  虽然他只是一小小县令,也不算见多识广,可闻九章方才那番描述,只要有心便能听得出来,那些人……是想造反。

  白友民突然有点不敢看裴咎。造反这一推测,实在不是他能承受得起的。

  潭县的夜晚闷热,原本赐给闻九章的扇子不知何时被裴咎拿在了手中,他神色除了一开始听闻九章推测之后,有些怒气外,就是一如既往的云淡风轻的样子。

  裴咎展开扇子,随意在胸前扇了几下,“白大人的疑虑已解,不如再来解一解本宫的疑惑。”

  白友民深呼吸一口气,“殿下请问,臣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潭县的百姓何在?”

  白友民说潭县之中,有一些村庄得保,也在一直忙于赈灾,那也就意味着,在潭县下辖,还有不少人口。

  只是他们这一路,至少在这县城之类,看见的百姓少之又少,还皆是些老弱病残。

  县城不比渔村,设施简陋。

  渔村在洪灾面前几乎覆没,还算合逻辑。而县城到如此程度,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发生的。

  白友民闻言,叹了一口气,“潭县县城离江边过近,臣恐再次经历洪涝,便将此处的大部分百姓,举家迁移了。”

  裴咎收了折扇,“举家迁移?移至何处?”

  闻九章也没想到是这个结果,好奇地看着白友民。

  白友民继续回答:“洛海,若是走渔村那边的水路,不过半日,便可抵挡洛海境内。臣在他们临走之前,专门嘱咐,莫对洛海的人说他们是来自同一处,而是改口成来自不同的地方,这样才不会引起怀疑。”

  他说罢,便朝裴咎跪地,“臣知晓地方父母官未得朝廷同意,不得私自安排迁徙,但下官实在是没有办法了。若他们再留在此处,不是饿死,就是死于洪水,臣身为父母官,除了为百姓断一些案子,并无别的建树,如今,若是能保他们的性命,殿下若是要臣这颗项上人头,臣也毫无怨言。”

  闻九章被他这番话震撼得久久没有回过神。

  她从未见过白友民这样的人。

  若说是下属对上级,恋人、亲人之间能够为了对方,将自身置之度外,那还算常见。

  但像白友民这样的,为了百姓,而不顾生死,是她从来未曾见过的。

  豪言壮语说得多了,闻九章自己也不敢保证,遇事之时,会不会这么不顾一切。

  白友民所做的事,其实是有点蠢的。

  他大可以选择一个比较两全的法子,既保证了百姓的安全,又不会让自己触犯大祁律,不必冒着被砍头的风险。

  他做的事,在闻九章眼中,算得上是一腔孤勇了。

  一腔孤勇需要以一腔热忱来浇灌。

  看着这样的白友民,闻九章说不出一个“蠢”字。

  这样的人和事,是在京城为官的人中所不能理解的。

  这就是地方父母官和中央官员的本质区别。

  地方父母官,才是百姓眼中的青天老爷。

  裴咎的神情也变得肃穆,良久,他方开口,“先起来。”

  闻九章忍不住,将白友民扶了起来,“这就是府衙人烟稀少的原因?大人为何不走?”

  难怪府衙内并没有几个仆人与捕快,想必都是跟着一道走了。

  “下官如何不想走,潭县已经成了一座空城,死城,臣如何不想走?只是潭县内,还有一些老弱,以及从小生长在此处,想要守护这片土地,不愿离开的同僚们。他们不走,我这父母官,便不会走,便会守着他们直到最后。”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