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黄鹄观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山路漫长,二人还没累,小道童就气喘喘,走在前头,踩到水洼滑了一跤,双手忙撑住,向二人摆摆手,不用搀扶。

  陈亦道:“我以前来过,识路,道长不如在此歇息会,我们先走几步。”

  小道童抹抹额上冷汗,听人叫自己道长,心里欢喜道:“没事没事,山路我走惯了,还能走。”

  没几步道童又摔一跤。

  陈亦拉起道童,这会他不逞强,道:“二位善人先上山吧,到时报上我的名号:宿清,会有人招待的,不行的话,报我大师兄的名号:空行。”

  这自号宿清的道童又絮叨交代一番,特别是见神像低头这类鸡毛蒜皮的忌讳再三嘱咐。

  好容易摆脱道童,二人先前顾忌道童的乌龟步法,上山上得慢,现在以平日行路的步速上山,不免舒畅。

  沿路生长着或白或紫的野花,杉林茂密,殷听雪渐觉山路渐宽,石砖干干净净,不久前被人洗过似的,便知道离黄鹄观不远,极目展望,可以窥见布衣老人的身影。走了五十来步,重新赶到老人十步外。

  布衣老人微侧脸后转回去,佯装平静,默默加快步子。

  二十步后,老人惊觉二人仍在他十步外。

  到黄鹄观山门前,布衣老人停步,待二人也到山门前时,冷冷道:“好功夫。”

  陈亦心里琢磨不能落面子,只是说“彼此彼此”的话未免太俗,俄而道:“好步法。”

  布衣老人正色几分,练武半百,切磋或搏杀不下六十场,早年师傅曾言武功看步法,步法不到家,功夫不出山,自己悟性不足,心里想那捞什子的一力降十会,晚年才明步法精妙之理。

  不知这两小子何门何派?布衣老人负手而立,等候二人报上名号。

  哪知那公子模样的小子权当没看见,拉着女娃就进观,留布衣老人在那吹风。

  布衣老人愤慨现在的年轻人不懂规矩,碍于情面只能冷哼一声,待二人身影远去后进观。

  陈亦是个计较的人,此前山下向老人打招呼被冷了脸,刚才便稍作报复,至于江湖规矩,陈亦不会不懂得,真要说的话,以自己百岁高龄,该是那老人先报名号才对,再行个礼,自己再平易近人地说免礼。

  黄鹄观不是什么道门胜地,没过多礼法规矩,因上两代祖师栽下的小片桃林得以闻名,这代观主没进取心,心盼守成而已,观内立石,刻“莫忘贫”三字。殷听雪张望着四周来来往往的道士,心疑怎么不见有练气士,哪知练气士不像白菜,没有随处可见的道理,因为跟在陈亦这修行中人身边,练气士间冥冥中有缘法,所以会见得多。

  “善人可是来敬香的?”一位道士上前问道。

  陈亦依旧那番答复,末了问了句主殿在哪。

  道士讲道:“观内修有三殿,一殿为灵官殿,供奉隆恩真君王灵官,一殿为北极殿,供奉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唐尧,本观主供天官,一殿为八仙殿,还在建。”

  殷听雪听到最后一句,噗嗤笑了。

  道士赧颜道:“估摸明年能建好,观主说过一定要两年内建下。”

  陈亦报上了道童的名号。

  “哦,是宿清师弟领你们上来的?他人呢?”道士问道。

  “还在上山吧。”陈亦道。

  “二位善人还请先去敬香再赏花吧,莫要怠慢神仙,贫道唤空行师弟来招待二位。”道士怕二人逛完就走,劝道。

  听道士这般话,陈亦或多或少知道他的小心思,先去敬香,给份香油钱也不妨事,点点头没有拆穿。

  道士唤来位灰衫道袍的年青道士过来。

  “由贫道领二位走走吧。”空行道。

  一路可见几颗随意栽种的榉树。观小,没走几步便到灵官殿,空行很有礼节地驻足门外,不随二人进去,陈亦让殷听雪拜过后,塞了点香油钱。

  过了灵官殿,便是在修的八仙殿,八仙彩绘偶像摆在不远。
赧颜道:“估摸明年能建好,观主说过一定要两年内建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