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阁皂山的作用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到最后几乎都是围着楼云的附近在厮杀了。

  朱环也是知道,经此一役,两派关系已经是很难修复了。

  但她内心也是直喊冤:都是师门祖传的道法,又不是我朱环创的,怪到我头上来干嘛?!

  如果葛君真人和熊真人在的话,这时就能说出个所以然来了。

  那清心咒还真就是赤城山那位立派祖师针对委羽山所创,也是因为那时候被叶仲容给欺负的狠了,所以才花了大精力创出了这法诀。

  谁也别怪谁,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嘛!

  此时的葛君真人也就是上官静和熊真人,经过在青城山的一番搜略,还真就被他们在幽幽真人的掌教静室中找到了一册绢书。

  幽幽真人的静室自然是无人打扰,两人索性就直接在房间里看了起来。

  为了收藏这册绢书,幽幽真人也是非常小心翼翼,障眼法、禁制等一样不缺,但还是没逃过熊真人的眼睛。

  绢书收藏在一个精致的玉盒中,还在上面布置了几个小阵法确保绢书不会受潮受损。

  但这个绢书打开之后,两人发现前半部分依然还是有很多的破损,内容也有很多残缺。

  两人一眼就看了出来,这绢书的破损应该不是青城山保存不当的原因,而是到了青城山手上的时候就已经破损了。

  笔墨字迹还有绢纸都表明了这册绢书的年头。

  “后半册是接的。”翻到后面,两人也是发现了不同。

  尽管做工精巧,但还是能看出前后部分的绢纸材质应该不同。

  用的就是装裱的手段。

  这种手段,一般书画中比较常见,装裱时后面接长一部分,方便题跋、盖印。

  很多古书画代代流传,每个藏家无不想在这些宝物上留下自己的印记,有时候作者才一个印,历代藏家之印或者题跋却有几十上百处。参考书画破坏狂魔乾隆。

  但藏家一般都是爱书爱画之人,不会直接在原作上题跋和盖印,往往都是在后接处。

  有时候后接处也满了,那就再重新装裱,继续接出一部分空白。

  好的古书画,数次装裱,多次接长都是常见的。

  果然,后半段笔迹明显不同,并且还是跟原作不同的另外两个人的笔记。

  其中一个,两个人闭着眼睛都能认出来乃是叶仲容的。

  另外一个,上官静还在辨认时,熊真人已经是努了努嘴,示意上官静看看静室墙上的那幅字。

  铜壶滴滴禁漏起,三十六宫争卷帘。

  斜阳古岸归鸦晚,红蓼低沙宿雁愁。

  霜雕曲径寒芜白,雁下遥村落照黄。

  恩威欲寄黄丞相,仁信先闻郭细侯。

  兵气此时来世上,文星今日到人间。

  降因天下思姚宋,出为儒门继孔颜。

  丹灶河车休矻矻,蚌胎龟息且绵绵。

  驭景必能趋日域,骑箕终拟蹑星躔。

  返朴还淳皆至理,遗形忘性尽真铨。

  落款是:丙辰秋东瀛子。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