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阁皂山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这两位真人都身处乱世却时刻不忘悬壶济世、赠医施药。

  在那人命如草芥的乱世中活人无数。

  乱世道士下山救世,和尚关门避祸。盛世道士归隐深山,和尚出门圈钱。

  佛道两家高下立辨。

  万民敬仰成就了大家口口相传的“葛家道”。

  阁皂山以《灵宝经》立派,更以医术而闻名于世。

  阁皂山尽管所有弟子都姓葛,却不是像龙虎山张家一样,把好好的正一派天师府硬生生弄成了子孙庙,丝毫容不得外家人。

  阁皂山大家都姓葛是为了纪念两位祖师悲天悯人的无上情怀,所以在拜入阁皂山以后都会自觉改姓葛。

  阁皂山也有门规,所有门下弟子必须勤修医术。

  凡是外出游历的弟子,修为尚在其次,医术决不可马虎。

  更不能见死不救。

  所以阁皂山在道门中尽管不以修为见长,却有口皆碑,地位极高。

  修行者也会生病、受伤,自然不敢得罪阁皂山。

  其实葛洪真人真的是应该好好提一提的,不只写就了对后世道家影响深远的《抱朴子》,还写了多本医术。

  屠呦呦拿诺贝尔医学奖的青蒿素,就是从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受的启发。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是葛洪真人一千七百多年前记载的治疗疟疾的方子。

  他还是最早有据可查的化学家,火药配方最早的记载也是葛洪真人。

  真的很牛逼的一个人物。

  杨业带着花无缺到了阁皂山,这次却是连花无缺都不让他露面了。

  实在是不想引有心人瞩目。

  反正阁皂山因为山门常年对外开放所以极容易混入,那当然是为了让附近的村民或者远道而来的人及时看病。

  此时却是便宜了杨业和花无缺。

  杨业带着花无缺混上了山,趁着四下没人,直接就带着花无缺往阁皂山的后山而去。

  阁皂山尽管不高,但是山势延绵,所占面积却是不小。

  杨业带着花无缺净选些偏僻小路,明显是为了尽量避开人。

  两人走了半个时辰方才到了一座桥前。

  那桥四周峰峦叠翠,茂林修竹,岚霭蒸腾。桥下溪流澄澈,卵石历历可数,山花吐秀,轻风拂来,让人有超凡脱俗之感。

  杨业却并不急着过桥,因为在那桥头处却是露天睡着个非常高大、肥硕的道士,把那过桥的路堵了个严严实实。

  那道士穿着一身黑白相间的道袍,可惜那道袍脏兮兮的还有好几处破洞。

  头朝里睡着,却是看不清楚脸,但手脚都已经几乎缩在了宽大的道袍里。

  这卖相竟是比折腾了一夜的花无缺还要差。

  “难道他就是......?”

  花无缺看到杨业在那道人前站定的同时,还从袖中取出了那装竹笋的储物袋,却是有点不大敢相信。

  难道眼前这位就是自己一直心神往之却不得一见的偶像。

  杨业在带着花无缺来的路上就已经告知了他三仙山的计划,毕竟这计划就是为了救云湖的。

  所以也没准备再瞒着,反正到时候委羽山化神期以上的弟子都会一起出动。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