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地双雄争锋,天堑处两国修好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却说元恭正于城外冬狩,忽有急报传来,忙问细情后,恭方知南京诸事。

  而后转谓左右道:“依势来看,只恐天下再无宁日也!”遂调转马头,引军回城,布做后事。

  且说所报江南之事,萧明自奉元平为帝后,便与高行明决裂,双方数日交战,难分胜负。

  开平元年六月,宇文泰率师北伐后,高行明再无后顾之忧,与南越族密谋,两军合力攻伐萧明。

  十月,行明举全国之力,以雷泽等将为先锋,率军十三万自建业出发,挥师西进。

  萧明得报大惊,急遣大将景怀忠领军三万往桂林攻伐南越叛乱后,亲率五万人马往庐江迎战。

  两军相遇于皖县一带,激战数日,萧明所率梁军虽勇,但不敌吴军人多势众。

  潜山之战,梁军将领屠智平于运粮途中被雷泽突袭斩杀,士气为此大乱,数万梁军再无战意,争相逃命。

  高行明乘胜追击,攻取庐江郡后,又挥师北上,以十万大军进逼九江合肥。

  时合肥仅有五千兵马驻守,众将皆欲撤退,守将窦云济却力排众议,决意亲率八百死士于逍遥津设伏。

  吴军因前日得胜,士气正旺,骄纵之气盛行,皆以为梁军无力出战,故行至此处未防。

  窦云济见此,披甲持枪,激励众军后,亲率死士突袭,直冲吴军本阵。

  吴军不知敌情,受袭大惊,四散逃窜。云济趁势掩杀,直逼高行明阵前,行明护卫不敌其势,纷纷溃败。

  乱军之中,吴将步志道引本部杀来,方才拦下云济,护住行明。

  二人而后退至土坡,行明登高俯望,见云济所率者不过数百将士,旋即放下心来,持旗号令三军,将云济数层围困。

  云济见势不妙,持勇杀出重围,单骑走脱,退入合肥。

  行明本欲追击,但因受此阻击,士气大乱,不得已只得整军修整。

  数日后,大军行至合肥城下时,窦云济早已坚壁清野,加固城防。

  吴军连日猛攻,合肥仍坚挺未克。行明无奈之下,只得围城下寨,与之相持。

  谋士阳朔见此,劝行明莫于此地徒劳,另图他城。然行明却以合肥为边防重镇为由,未允其议。

  开平二年三月,景怀忠以声东击西之计,强渡耒水后,于耒阳县大破南越主力,攻杀南越王箫获,一举收复荆南二郡。

  报至合肥,行明大惊,恐萧明趁势反攻。与左右商议后,欲引军退却,但惧云济追击,遂用阳朔之计。

  四月中旬,行明大造声势,声言必取合肥,暗中整军撤退。

  云济疑其所谋,谓左右道:“敌久攻不下,今却造势,此必虚招耳,其中定有欺诈,不可不防。”于是派遣斥候,紧密探查。

  次日回报者称,吴军营寨之中已无甲兵,高行明也已引军退撤。

  云济得报大喜,急率三军追击。

  因高行明率亲卫断后,故而刚至巢湖畔时,便被云济率轻骑追上。

  时行明周边亲卫分散,临近吴军亦多惊慌,无人可挡云济锋芒。

  危难之际,雷泽恰率重甲赶至,见行明身处险境,泽当即大喝一声,飞马持戟拦住。

  云济与其拼杀数合,力渐不支,慌乱中虚晃一枪错开身形,而后寻视四周,见早无行明踪影,周边吴军又已渐聚,只得罢兵而还。

  萧明闻知高行明败退后,笑谓众臣道:“云济乃孤之擎柱也!”当即遣使慰问。

  而后又令景怀忠自桂林东进,攻伐豫章。

  然高行明早遣杨明勋于豫章郡险要设防,故而怀忠一路虽强但无建树。

  时日一久,梁军粮草不济,怀忠只得引军后撤数里,旁山下寨,与明勋陷入相持。

  且说萧明自遣怀忠出师后,便整三军,顺江而下,一路势如破竹,连克安丰、六安、龙舒等地,进逼庐江。

  时行明已退至居巢城中,闻萧明举兵进犯,心中大惊,欲与其罢兵言和。

  策士阳朔阻道:“我军西进未果,此时休战乃示弱之举,必被萧明所欺。不若整军再战,使其知我军神威仍在,迫其不敢放肆,到时即大喝一声,飞马持戟拦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