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仪舍臂求援,清宇背水一战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杨沛见河内遣使来降,甚是欣喜。然转念一想,又觉其中有诈,难以信服,心中迟疑不定。

  刘志远亦出言道:“令狐达不战而降,只恐此中必有欺诈,主帅不可轻信。”杨沛闻言犹豫更甚,随即传唤众人,欲驱逐来使。

  使者韩仪见此,急呼道:“明帅请听我言。我主本是忠良之辈,非有大难必不背主。然前日未救长安,是因匈奴趁明帅收取雍州之际,出兵侵略河内之故,我主难以自保,更无余军相助。今匈贼攻城甚急,怀县危如累卵,故我奉主将之令携表归附,望明帅莫再迟疑,速发援兵相助。”言罢,伏地不起。

  沛凝眉沉思道:“凭汝一面之词怎能教我信服,不知汝还有他物做凭否?”

  韩仪出城匆忙,未携他物至此,故无法明证其言。

  恐事不成,韩仪急道:“我可以项上人头做保,此事若有半点虚妄,便请明帅斩我头颅!”

  见杨沛仍是不信,情急之下韩仪拔出佩剑斩断左臂,以剑撑躯,愤然道:“我以此臂证我之言,望明帅纳之。”众人见之无不骇然。

  杨沛亦被其刚烈所服,道:“君乃刚烈之士,我怎可相疑!”

  韩仪听闻此言,方才安心,再难忍断臂之痛,昏厥过去。沛见此赶忙令人将其抬往军医处救治。

  尔后又谓众将道:“未料文人亦有如此刚烈之辈,我等当敬之。”众将拱手称是。

  沛于是率军急往河内而去,路经弘农郡时,因不愿与华轩明相难,便遣谢道淼为使,前往劝降。

  道淼入弘农后,拜往华府,以大势所趋为由,华家安危为要劝降华轩明。

  轩明感念其城,又因未救得杨勤心生愧疚,遂决意归降。

  而后共见华家主事华夏宏,谢道淼陈明利害,华轩明亦从旁规劝。

  夏宏自知无法,道:“莫伤安儿性命,我便诚心投降。”见道淼应允,夏宏再无他言,易旗归附。

  事济后,轩明携印与道淼一道共往河内寻杨沛而去。

  且说杨沛一路,自获知河内境况后,飞马支援。大军行至野王时,正遇匈奴骑兵抢掠。

  沛大怒不已,即遣程东启率其部三千兵马冲杀匈军。

  初时匈军反应未及,被东启大杀一阵。然片刻后,匈军在其千夫长仆奕号令下渐成阵列,又起反攻之势。

  沛见敌势强悍,心中不由大惊,叹道:“未料贼军竟如此凶猛!”言罢,急令朱清宇率军支援。

  匈军攻势甚猛,东启渐不能敌。溃败之际,朱清宇率劲卒自左翼援来。

  匈军腹背受敌,阵型大乱,夹攻之下终是溃败不敌,四散而逃。乱军之中,仆奕被朱清宇一箭射杀。

  沛见此战已胜,即率军乘胜追击,赶往怀县支援。

  次日晌午时分,大军抵至怀县城外,正遇匈军扣关。

  沛见此景,亲率大军猛攻其后。匈军未有防备,被凉军剿戮极多,大败而逃。

  令狐达见是杨沛解围,心中喜忧参半,自知大势已去,只得大开城门,将凉军迎入城中,下楼拜伏称谢。

  沛扶其起身,笑道:“与将军相比,我此为有何谢哉。若非将军力挽狂澜,阻敌于河内一郡,恐贼军早入中原荼毒百姓,将军之功世出无二。今得将军胜取数关。”说话间,共扶入内。

  进得大堂,文武分列站定,沛便问及令狐达匈奴近况,得知此次匈奴遣其右大当户沮渠光率万人南下。今日凉军所破者不过敌军前部,而大军已在武德城集结,将欲进犯河南尹。

  沛闻此报大惊不已,因河南尹并无大军驻守,为防不测,沛急令朱清宇引劲卒先往阻敌,又授刘云锦、程东启先锋之职,派遣其各领本部兵马收复郡内失地,众将拜伏受命。

  未几日,谢道淼等人赶至河内,见着杨沛回报近情。沛大喜过望,嘉奖毕后,遣人于城中寻得华轩安。

  知其颇有谋略,沛便亲迎入庭,扶其上座,言词诚恳劝其归降。然轩安自持出身世家,对杨沛颇为不屑,直言拒之。

  沛心中恼怒,但碍于轩明之面,不便发作,只是将其遣还弘农,再未录用。

  事毕后,沛留刘志远引军驻守城关,自率大军前往武德助战。

  且说朱清宇率狂澜,阻敌于河内一郡,恐贼军早入中原荼毒百姓,将军之功世出无二。今得将军胜取数关。”说话间,共扶入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