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朱荣兵会新平,李松林突袭凉州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未几日,军情传至长安,尔朱荣正于城中与华轩安议事。闻前线有信传来,荣急召问之,方知长武已失,边关告急。

  荣听罢大惊,急问轩安有何退敌之策。轩安道:“未料杨沛军势竟如此强盛,陈琦恐难支撑。然我军分散于雍州各地,一时难以集结。此时可用兵力仅剩京畿守军,不过万人,即使主公亲率前往,亦难取胜。”

  荣问道:“照此看法,应如何应对?”

  轩安思索道:“新平为京畿门户,若失则长安危矣。为今之计,只有主公亲往督战方可暂保无恙。至于取胜之道,臣观杨沛强势来犯,料其凉州必定空虚,可再行前事,令钟将军从汉中分兵突袭敌后,方可退敌。”

  荣忧道:“此事风险颇大,若敌有备,我军岂不危矣?且到时汉中军备不足,恐难挡元恭锋芒。”

  轩安道:“主公勿忧,我军突袭凉州乃是围魏救赵之计,首要目的乃是击退杨沛,保住雍州无恙。若是凉州无防被我军所破,到时便可前后夹击,一举击破杨沛,谋夺凉州之地。至于汉中之事,钟将军文武兼备,有其驻守,敌必难以攻克。且近日得报,阳平关尚未丢失,此地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要,有此地在手,汉中定然不失。”荣闻言大喜,遂允其议。

  于是亲率援军赶往新平,又遣人往汉中传令,命钟岳派遣援军袭取凉州后方。

  却说汉中之事,钟岳自闻元恭举兵,便集结兵马先攻武都郡。于略阳城与蜀将赵靖驰交锋,仅月余时日,便攻陷武都。

  靖驰不敌,只得引残军逃往梓潼。后与蜀将郑旭升、葛行周合兵一处,兵势复起,又北犯汉中。

  钟岳见蜀军势大,只得引军退守阳平关,蜀军扣关攻打,数日不下,双方暂时僵持。

  这日钟岳正与众将商讨军务,忽见尔朱荣调令传来。

  岳一时无绪,打发来使后,叹道:“未料杨勤竟身死长安,致使杨忠师出有名。凉州军势之强我早有耳闻,今见主公调令,料是难以取胜,我本应出兵相助。然蜀军来势凶猛,我军本就见拙,疲于应付,恐分兵之后,难以抵住蜀兵攻势,若使汉中有失,我之罪也。不知众将有何良策,助我解今日之惑?”言罢,视向众人。

  松林因钟岳夺其守将之位不满,心有嫌隙,闻言便答道:“此事不容主帅迟疑,主公调令遵从便是。”

  岳看向松林,笑怼道:“此事自然,然应调派多少兵士,何人为将,何时动身,攻打何处方能出奇制胜,且保主公无恙,汉中不失,还需多做筹划。不知将军是否已有计议?”松林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应答。

  唐翼声见场面颇显尴尬,圆场道:“钟帅所言有理,然主公既遣调令,我等须得遵从。蜀军虽势大,但阳平关尚未丢失,只需遣一偏师守之,便可暂保汉中无恙。待破凉州之后,大军再回汉中,到时击退蜀军易矣。”岳闻计方才息怒,点头称善,问及众将何人欲往破敌。

  言未毕,却见一少年勇将阔步上前,道:“孩儿愿往破敌!”

  众人闻声视之:见此人身高七尺有余,身着白鹏鸣凤铠,后披苍云百缕袍,脚登雪狐靴,腰系白玉带,剑眉星目,面若冠玉,神采奕奕,俊美非凡,正是钟岳之子钟云飞。

  云飞在钟岳培育下自幼习武,勇力非凡,且熟读兵法,渐备谋略。然其年龄尚小,故虽随岳经历几战,积攒阅历,但从未独领一军。今日见此良机,云飞难耐冲动,于是向岳请战,欲领军偷袭凉州。

  岳见云飞请战,心中不免惊忧,劝道:“沙场不同沙盘,其中凶险非比寻常,汝刚过舞象之年,年龄尚幼且无寸功,自是难以服众,还需多做历练,才可独当一面,此事我绝不允诺。”云飞再三恳求,岳却仍是不允。

  松林见状,冷笑道:“公子莫再争执,主帅担忧公子安危,自是不会同意。此等危难之事当有我等部将去做,公子与主帅静授功勋便可。”

  岳闻言不悦,道:“非我不许云飞出战,只因其尚年幼,仍需多做历练。平常小战尚可独战,然此战关键,我不愿将士白死沙场。”

  松林道:“若是如此便好办矣。末将愿随公子出战,从旁协助,以克凉州。如此,主帅可安心否?”

  岳心中虽是愤恨,但见众将无人做声,便道:“也罢!既然李将军话已至此,我亦不好推辞。然云飞年幼难以服众,我便以你为主将,令云飞为副将,随你共往破敌。此战极为关键,望你莫要因私废公,致使主公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