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忠誓师东进,杨沛巧夺长武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却说杨忠自议定后,便欲遣使往雍州交涉,换回其父。这日忠召来使者,正吩咐事宜间,忽有细作来报。

  杨忠召其入内,问及细情。方知其父已身死雍州,尔朱荣将调大军前来。

  忠闻言心惊胆颤,思索片刻后,反驳道:“此必虚言耳!想来尔朱荣虽是昏庸之辈,但应明晓此中利害,知杀害家父必会惹怒于我,对他亦是不利。他又怎会做此糊涂之事。”随即呵退细作,又嘱咐使者交涉细情。

  片刻后,一将慌忙闯入,忠急视之,原是杨沛前来。忠问其何事慌张。

  沛直言道:“弟闻雍州有信传来,不知是否与父亲有关?”忠道信乃虚言,不可信矣。

  正交谈间,又有斥候来报,忠召内问之,得知将有使者从雍州而来。

  闻听此言,忠心中渐觉不安,问其详情,斥候称使者好似带一尸首前来。

  忠听言只觉血气翻涌,瘫软在地,心中愈发悲凉,连声道:“应非父亲,应非父亲。”

  沛亦是声泪俱下,谓忠道:“兄长莫再自欺,定是父亲已被尔朱贼人所害,望兄长早日出兵,惩除奸凶,为父报仇。”

  忠拭泪道:“沛弟莫要着急,我早有发兵之意,但须待迎回父亲尸骨之后,再行他事。其遣使前来,我要看他作何交代。”

  未几日,使者罗松护杨勤尸骨抵至灵武,杨忠率众臣早于城外数里相迎。

  白旗连插数里,众臣跪拜肃然,后有甲兵林立,罗松见之心生惧意。

  忠见使者已到,忙上前查看,见得棺中尸骨果是其父后,瘫倒在地。沛急相扶,二子伏于棺上痛哭流涕,只道不孝。

  半响后,经众臣劝慰,方才哭罢,共扶柩入城,罗松一路相随,不敢多言。

  入城之后,忠将诸事付于杨沛后,便引使者入殿,问其事情原委。罗松将长安之事告知,声言此非尔朱荣之过,望两方罢兵修好。

  忠怒道:“尔朱荣篡逆称王,已是获罪于天,人神共愤。本念两家同盟,我不愿攻之,只求家父平安。未曾想尔朱荣竟暗害家父,今日又遣汝来诓骗,其所作所为与禽兽何异,于公于私我必除之。”罗松闻言汗如雨下,不住讨饶。

  忠见状道:“我本欲杀汝祭旗,但想来汝亦非主谋。今日放汝归去,告知尔朱恶贼,令其洗好头颅,我不日便取。”言罢,令人将使者架出,罗松见保住性命,便急往长安归去。

  七日后,安葬已毕,忠于营中与众将商议出兵之事。

  忠本欲亲往,却见沛悲愤道:“外狄猖獗,兄长坐镇凉州为重。此战我当为先锋,手刃仇敌为父报仇。”

  忠知杨沛文武兼备,遂不相争,道:“愿父亲在天有灵,保沛弟此战全胜。”于是发榜檄文,以顺天讨贼,为父报仇为由出师东征。

  次日,校场之上,忠亲授杨沛帅印,以刘云锦,程东启为左右先锋率师两万出征。恐战不利,又派镇军将军朱清宇引五千劲卒助阵,众将受命而去。

  陈琦早遣斥候探得消息,便引军屯入要道长武,依城坚守。此城乃今年新修,立于泾河以北,临山而建易守难攻,为新平屏障。

  且说沛自出征东进以来,一路之上与民秋毫无犯,军纪严明。

  这日大军行至安定,见农田之上百姓正在劳作。沛不忍打扰,便率军绕道数里而行,百姓之中有望见者奔走相告,传颂沛之仁义。

  转看长武城内,陈琦自得令驻守后,自觉长武险要,凉军难以攻克,于是放下心来,整日与众将宴饮作乐。

  行军司马楚琼见此心急如焚,劝道:“杨沛大军将至,将军不论军机,却如此放纵,长此以往恐非善事。”

  琦闻言不悦,恼道:“先生莫要轻言,本将是在犒赏众将而非宴饮取乐。何况长武城易守难攻,又有本将镇守,纵他杨沛有三头六臂也休想胜我,何需惧哉。”言罢,又与众将举杯饮酒。

  琼急道:“城池虽坚却只可守一时,要想胜敌,还需有退敌之策。杨沛大军远来,为争攻城时机,必会经过武阳山。此山险峻陡峭,丛林密遣斥候探得消息,便引军屯入要道长武,依城坚守。此城乃今年新修,立于泾河以北,临山而建易守难攻,为新平屏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