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鹏宗劝降兖州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却说弘闻金兵南下,自告奋勇欲往破敌。泰闻言喜道:“孤正欲北上,攻取冀幽二州。”

  略微思量后,泰又叹道:“但金国势大不可力敌,且高行明并孤之心日久,若其趁我军北上,突袭而来,将为之奈何?”

  侍中苏卓闻言答道:“荆州萧明已与高行明决裂,二人分国而治,相互抗衡。主公可从中取事,必无后顾之忧。”

  光禄大夫独孤诚亦献计道:“主公可暂向夏廷上表称臣。高行明好大喜功,且其正与萧明相抗无力出师,迫于时势必会接受。到时我军便可全力北上,荡平金兵,攻取冀幽。”泰闻言称善,于是遣使往南京称臣纳贡。

  高行明见之大喜,谓众人道:“孤正惧他二人联合,今见宇文泰臣服,孤无忧矣。”

  于是行明以夏廷之名,封授宇文泰齐王之位,令其遣子入朝为官。

  泰知晓后,上表婉拒,行明亦未强求,至此,宇文泰与行明罢兵言和。

  泰为防万一,留征南将军李世忠率师两万驻守广陵,令凌云助之。诸事已定后,自领大军北上,攻伐冀州而去。

  却说文鹏宗自领命出使后,日夜兼程赶往许昌。一路之上,见得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树皮野草皆被食尽。亲死无力哭嚎,野犬随于人后,饿殍遍地,白骨皑皑。正如诗云: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如同人间地狱。

  鹏宗难掩悲恸,叹道:“我亦是百姓出身,自幼饱尝艰辛,常感慨我之不幸。今见中原遭此大难,百姓流离失所,易子而食,方知世间艰难尤甚。但不知此难是天灾还是人祸,只望早日江山一统,国泰民安。”

  言罢,命人将所带衣食尽数发给灾民,民受其恩,纷纷拜谢。

  未几日,鹏宗赶至许昌,入城之时已近傍晚,遣人通报后,便于招使馆暂住。

  是夜,馆驿小吏送来夜宵,仅是窝头咸菜,鹏宗疑是秦衡之故意怠慢。询问细情后,方知秦衡之因灾情影响,缩衣节食,食的也是此物。

  鹏宗方才释怀,谓小吏道:“吾此番来,正为救民于水火,待与你主洽谈过后,助你等衣食无忧。”小吏闻言感激涕零,拜谢而去。

  却说秦衡之闻鹏宗将来,早与部众计议。

  见得众人到齐,衡之疑虑道:“本督不得已归降夏廷,宇文泰便遣人前来,莫不是欲下战书,趁我受难之际夺我兖州。”

  话音刚落,一将站出,言道:“主公何须烦忧,宇文贼军,末将视其皆为草荠,凭末将手中铁锤,定教他一千个来一千个死。”

  衡之视之,见此人身高八尺,魁梧有力,使两柄铁锤,正是先锋战将王异。

  衡之笑慰道:“本督知将军神武。然现今局势不明,兖州又遭逢大难,实不可再动刀兵。此时首要当先探得宇文泰态度如何,不知军师有何对策。”言罢,看向白春。

  白春乃濮阳人氏,因宇文泰彭城起兵,春为避祸而迁至许昌。见盗贼蜂起,天下动荡,春便应召入仕,随前兖州都督刘均平叛境内流寇。

  后刘均被秦衡之所败,白春亦被俘虏。秦衡之见其有才,将其敬为上宾。白春感念衡之恩遇,于是诚心归附。

  今见衡之相问,白春于是答道:“此不难料,齐使此来是主公之福,兖州百姓之福。”衡之不解其意,问之何解。

  白春回道:“宇文泰近日称王,与高行明划江而治,此举必使高行明恼怒,二人他日必会相争。此时,若主公率师东进,宇文泰便危矣。故而,属下料宇文泰此举有为拉拢主公,稳定后方之意。”衡之闻言称是,又问大将黄胜军有何看法。

  胜军思虑良久,闻声对道:“军师所言极是。宇文泰势虽强,但仍逊于高行明。且末将近日探得辽北金国率兵南下攻略冀州。宇文泰久欲北上,必不会坐视不理,放任金国作乱。当此时刻,宇文泰已无力攻我。其遣使前来,应是与主公通好。”

  秦 白春乃濮阳人氏,因宇文泰彭城起兵,春为避祸而迁至许昌。见盗贼蜂起,天下动荡,春便应召入仕,随前兖州都督刘均平叛境内流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