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之应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却说高行明自将元洋废杀之后,为防元氏复仇,便遣使入蜀,授元恭之子元进司空之职,令其入朝为官。

  元恭闻言大怒,谓左右道:“高贼欲绝本王之后。”于是斩杀来使,将其首级送还高行明。

  行明见之大怒,欲发兵攻之,谋士陈晏劝道:“元恭狂妄悖逆,斩杀使臣确实该攻。但其远在益州,我等劳师远行恐占不得便宜,且荆州萧明态度不明,若其趁我军与元恭缠斗之时,突袭扬州,则事危矣!望主公三思。”众臣皆附言。

  行明见之不言,转看杨逵,逵会其意,上前言道:“陈晏所言有理,然元恭悖逆,不攻则如同向其示弱,天下人必会耻笑。”

  行明问其有何对策,逵答道:“荆州萧明对主公态度不明,今可借天子诏令,命其出征元恭,以此试探。其若遵命,便可借此耗其实力;其若推脱不从,也可知其离心,我军好做应对。”行明点头称是,遂借元义诏令,命萧明攻伐元恭。

  圣旨传至荆州,萧明得知元洋被废,痛哭不已,谓左右道:“高贼逞凶欺君,擅行废立之事,今又欲让我攻打元恭,我岂可被其利用!”众人悲愤,皆愿效死,于是萧明点齐三军,声势浩大,欲讨高行明。

  荆州之事传往扬州,高行明得知后,谓左右道:“此事足见萧明叛意,孤应如何应对?”

  谋士陈晏进言道:“我军虽强,但不可四处立敌。前番我军已与宇文泰相搏,今再与萧明为敌,恐他二人联手,我势危矣。倒不如封授其爵,好生抚慰,虽不能为我所用,但也不至成为仇敌。”

  行明闻言称善,于是上表元义,授萧明楚公兼元帅之职,允其开府封爵,另加封元平为梁王。

  敕命传来,萧明听后冷笑道:“我有数万兵马在手,欲王则王,安须高贼授命。”于是引军回襄阳。

  开平元年二月,萧明立元平为梁帝,效仿高行明自封楚王,又分授百官,荆州大权皆在其手。

  高行明欲派兵讨伐,但恐四方为敌只好默许。至此,萧明与行明分国而治。

  却说蜀中之事,元恭眼见天下分崩离析,但却无力制止,心中不免悲愤异常。席贤见之,私与别驾从事王宸谋,欲立元恭为帝。

  这日,元恭与众臣在成都万寿殿宴饮庆生,酒酣之时,众臣皆伏地而哭。

  元恭疑惑不解,问众人是何缘故。益州别驾从事王宸答道:“天下崩乱已久,现如今龙庭被高贼所持,萧贼亦在荆州造次。恐大夏王朝他日会被贼人所窃,故而众臣痛哭。”

  元恭闻言,亦生伤感,悲愤道:“可惜本王身在蜀中,难保天子安危,大厦不倾!本王心有余而力不足啊!”言罢,失声痛哭。

  参事席贤见时机已到,上前劝慰道:“主公恭谦仁厚,万民敬仰。值此危难之时,主公应以天下为己任,负起重振龙庭之重任。臣等共请我主继承大统,匡扶天下,以振朝纲。”众人纷纷附言。

  元恭勃然变色,道:“当今天下,二帝虽为傀儡,但正统依在我元氏。孤岂可效仿逆贼,行篡位之事!”言罢,拂袖离去。

  次日,众臣又来劝进,元恭不允。王宸见事不成,忧心不已,问计席贤有何对策。席贤思量片刻,心中已有一计,只道:如此如此。

  三日后,席贤称病未来议事。元恭闻知其病重,忧虑不已,亲入府中,直至卧榻边,问道:“军师所感何疾?”

  席贤答道:“忧心如焚,命不久矣!”

  元恭问道:“军师所忧何事?”连问数次,席贤瞑目不答。

  元恭再三请问,席贤长叹道:“天下崩乱,恶贼逞凶。臣本欲助主公扫清寰宇,光复大统。众臣也因主公仁德皆愿追随,共图功名。但却奈道:“主公恭谦仁厚,万民敬仰。值此危难之时,主公应以天下为己任,负起重振龙庭之重任。臣等共请我主继承大统,匡扶天下,以振朝纲。”众人纷纷附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