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赴幽州杜恕李丰解恩怨、宴两京昭伯泰初贺年节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性子耿直、曾经得罪过司马懿五弟司马通的杜恕虽然与司马家关系僵硬,但杜恕也本不喜欢骄逸的大将军曹爽。

  但偏偏弟弟杜宽杜务叔却偏偏是曹爽麾下的门生。

  去年的时候,才四十二岁、正当壮年的杜宽受曹爽之命,前去分割河东郡,就在他大刀阔斧厉行改制之时,却偏偏在这个时候突然染上了恶疾。

  杜恕永远也忘不了,自己这个清静玄虚、敏而好古、笃志博学,寄托着全家人希望的兄弟,临终之前那满是不甘和遗憾的眼神。

  那眼神简直令杜恕的心都碎了。

  兄弟三人之中,杜恕认为最没有出息的就是自己。自己不仅性子直、脾气倔,才学更是不如二弟杜理、三弟杜宽。

  二弟年少成名,有精察机要之能,但却在二十多年前英年早逝!那一年,二弟才不过二十一岁而已。

  三弟好学且胸怀大志,本是宗族之望,可如今却也溘然长逝。

  兄弟三人,终究只留下了杜恕孤零零一个人。

  去岁之冬,二弟杜宽临终之际,含泪抓着兄长杜恕的手,再次竭尽全力的诉说着自己的志向:

  “人谁无死,弟本不惧,奈何壮志未酬,弟不能......亲眼看到变法成功的那一天了......”

  爱护兄弟的杜恕当时早已泣不成声,在那一刻,就算兄弟叫他上九天而寻一羽,他也定会毫不犹豫的答应的。

  就这样,杜恕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无论如何,自己都要尽力完成弟弟的遗愿——助力完成变法改制!

  就在此刻,一名英气勃勃、二十四五岁的青年来到了正堂之上,他见杜恕神思哀伤,于是出言安慰道:

  “父亲,可是又想起了二叔、三叔?忧思伤人,还请父亲节哀。父亲此番北上,路途遥远,且幽州寒苦,孩儿特意准备了些冬衣,已经放到了父亲的车驾上。”

  原来这青年正是杜恕的嫡子,文武双全的杜预杜元凯。

  杜恕见儿子进堂,心情稍稍好了一些。

  虽然杜恕一直告诫诸子不得结党,但他早就知道,自家儿子和司马昭走得很近。

  杜恕虽然耿直,可是并不糊涂,对儿子结交司马家的事,他自然是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自家儿子才能非凡,将来无论是追随哪个家族,都必定会是栋梁之才。这也是杜恕敢支持大将军曹爽变法的原因所在。

  只要不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那家族就不会彻底覆灭。

  “预儿,明日父亲就要赴任幽州了,家中事务,你务必好生打理。明日父亲要和几位好友在长亭话别,你记得准备些果肉菜蔬酒水。”

  “是,父亲,孩儿记下了。”

  这一夜,杜恕莫名其妙有些心悸,一向睡眠很好的他居然失眠了。杜恕莫名其妙的开始回想起了他这半辈子的许多事情。

  自从他当年出京担任弘农太守以来,他就已经是出了名的耿直刚正。

  那几年,杜恕劝课农桑、整肃吏治,将弘农郡治理的井井有条,但他同时也因为自己的耿直而得罪了不少的人。

  即便如此,但当地的百姓却对杜恕十分留恋,这更让杜恕下定了绝不与贪官污吏同流合污的决心。

  几年后,他转任赵国国相,却被一帮宵小之徒气的大病一场,盛怒之下的杜恕确实被气出了病,因此他干脆告病辞官,归家休养了两年。

  后来,杜恕病体痊愈,再次起家担任了河东太守,而大将军曹爽的改制也恰好在此时推行了开来,就在杜恕兄弟大力推行着分割大郡的政策时,司马懿却力主安排自己再次回到了朝廷,担任了御史中丞一职。

  多年过去,杜恕依旧还是那副坏脾气,这也让杜恕在朝中的人缘变得非常差。

  一言以蔽之,杜恕在朝内,不得当世之和。

 农太守以来,他就已经是出了名的耿直刚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