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战沓中夏侯霸姜维斗军阵、谋幽州曹昭伯何晏定刺史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没有防备的蜀汉虎步军陡然遇袭,一下子就折损了数百人,就当姜维率领麾下虎步军后撤之际,夏侯霸麾下两名立功心切、登时就想要上前追击的部曲将开口了:

  “将军,蜀军退了,此时不乘胜追击,更待何时?”

  夏侯霸常年对蜀作战,深知蜀军训练有素,他朝着远处缓缓后撤的蜀军远眺了一会后,朝着身旁的一众副将以及传令亲卫摇了摇头:

  “你们看,蜀军虽然看似溃败,但其阵脚未乱,旗帜不倒,士卒并无丢盔弃甲之状,可见姜维依旧留着后手,如若我军此时贸然追击,恐怕会前功尽弃啊!”

  夏侯霸话音刚落,远处一名不从号令、擅自追击蜀军的魏军屯长登时便被断后的姜维一矛刺死在了马前,夏侯霸见状,立即吩咐几名传令兵,将‘后军固守、弓弩追射、前军不可追击’的将令驰马传呼给了各部。与此同时,夏侯霸立即叫麾下亲兵立即摇动起了中军黄龙牙旗。

  这是夏侯霸早就规定好的旗语,摇动黄龙牙旗就是全军不可离开中军视线范围的意思。

  这套特定的旗语,还是当年号称‘谋谟过人’的堂弟夏侯尚教给夏侯霸的。夏侯霸能成为雍凉数一数二的名将,除了他自身的武勇之外,自然也离不开这些特定的秘传战法和技巧。

  那两名刚刚因军功升迁、并无多少指挥经验的部曲将看到那名私自追击被杀的屯长以及横矛立马如同一团火焰一般气势逼人的姜维之后,脊背上瞬间就渗出了一阵冷汗。

  目力过人的姜维看到夏侯霸使用出的独特旗语后,他的眼神中顿时多了几分敌意,看来这个夏侯霸并不是传闻中那个有勇无谋的莽汉。

  一心兴复汉室,但却独木难支、压力颇大的姜维心中刹那间就闪过了一个让他自己都感到荒唐的想法,那就是招揽夏侯霸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

  夏侯霸乃是曹魏第一功臣名将夏侯渊之子,夏侯家和曹魏皇族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姜维的这个想法的确很荒唐。

  一般将领使用的旗语,只有前进、后退、集合、收拢,以及一些极其简单的阵型变化,但夏侯霸此刻所用黄龙旗的变化,已经超出了这些简单旗语的范围。

  姜维自然也懂旗语,甚至他所懂的旗语,要比夏侯霸高明的多,更精巧的多!

  此刻,耳力极强的夏侯霸忽然听到蜀军阵内传来了一阵金鼓之声,他有意培养麾下那两名骁勇善战但却计略不足的曲长,于是向两人示意道:

  “蜀军阵内的金鼓之声,你们可听到了?”

  一名部曲将回答道:

  “启禀将军,末将听到了,方才蜀军中军阵内传来了两声鼓音,紧接着又响了两声鸣铎!”

  另一名曲长又补充道:

  “不仅如此,末将还听到这二鼓二金中间还夹杂了一声号角!”

  夏侯霸听了两名部曲将的话后,重重的点了点头,心情大好的他继续问道:

  “可知这金革号角之声是什么意思?”

  其中一名粗读过几天书的曲长回答道:

  “启禀将军,末将知道退则听金,进则听鼓。可蜀军阵中这又是击鼓,又是鸣金,还吹号角,末将实在不知道蜀军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

  夏侯霸先是给传令兵下达了左右两军戒严的将令,而后眉目凝重的说道:

  “你们有所不知,这姜维所精通的这些旗语变化,正是当年诸葛孔明亲自传授给他的。孔明生前就研习过八阵兵法,其中最为精妙的便是这包含旗语、军阵变化等在内的八阵图法。我与姜维交战连年,大致猜到了一点他的旗鼓金角之法,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方才蜀军中所响的二鼓二金之音,是在指挥其东南角的军阵!”

  “怪不得将军方才下令左右军戒严,原来是为了防备蜀军后军转头突袭!”

  “八阵图?!”

  那名粗憨体壮、不通文墨的曲长听了夏侯霸的话后,不自觉的挠了挠自己头上的鱼鳞铁胄。

  那一名略读过几年书的曲长则问道:

  “八阵之法,自古就有,听说只是演习起来供春秋国君阅兵所用的花样,不知这诸葛孔明做了什么改动,竟让姜维用起兵来这般神出鬼没?”

  “那诸葛孔明所改制的八阵图法,妙就妙在将古时本来仅作为仪仗阅兵所用的八阵,改良成了实战所用的八阵图!”

  二人听了夏侯霸的话后,心中不禁一惊,心想这个诸葛孔明果然是个奇才。

  夏侯霸继续说道:

  “那诸葛孔明改制的八阵,分别是:天覆阵、地载阵、风扬阵、云垂阵、龙飞阵、虎翼阵、鸟翔阵、蛇蟠阵。”

  两名年轻的部曲将听到这些奇怪而神秘的阵法,顿时竖起了耳朵。只听夏侯霸继续说道:

  “这八阵,各自占据了八卦当中的一个卦象,按挥其东南角的军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