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温故1934 (2)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我推着行李,来到登机口,离飞行还有半个小时的时间,时间非常宽裕。这是最后的旅游黄金时节,机场的人仍然人山人海。

  机场与火车站的区别就是举着小旗的旅游团多,团里又多是老人多,现在很多年青年都是自驾游、自由行,只有老人喜欢跟着旅游团出行。

  另一个区别就是店铺的差异。

  火车站里的店铺都是为着你的肚子着想,香烟啤酒火腿肠面包之类,高档点也就是多了一家肯德基或麦当劳,而机场里的商店都是为着你的形象着想,什么国际大牌都在此扎堆,从服装到手饰,从汽车到豪宅,什么贵卖什么,吃饱饭已退到第二位。

  乘座的交通工具,俨然把出行的人,分成了两个阶层。

  我走向吸烟处,这时一左一右两个年青人把我劫住,问是不是刘明达?

  我说是我。

  其中一个胖点的说:

  “我们是抚州公安的,请您跟我们回一趟抚州。”

  他把工作证一晃。

  见我不相信,又拿出了警官证一晃。

  我生气地说:

  “你们是不是在跟踪我?”

  他们不否认。

  我给老高打电话,电话没人接听。

  另一个年长的说:

  “我们就是高警官委托派来找您的,纯属私人帮忙。这是他个人的委托,没办法通过正常的渠道。”

  想到老高一定是遇到了为难的事,我只好马上改签,跟着他们飞往抚州。

  老高亲自开着车来机场接我,两位跟着我的人,一下飞机也各奔东西,就像什么也没有发生。

  我说还是去临川四梦吧,那里还给我留了一个房间。

  老高并不反对。

  花园里,金桂开着最后一批金黄,吸引了蜜蜂采蜜。

  太湖石上落着了桂花。

  我和老高寻到临水的轩亭里坐下。

  他拿出了烟给我递了一支。

  我问:

  “一定是有什么难事难住您了。”

  他点点头,看着水面,荷花叶子已经枯黄,仍有蜻蜓立在上面。

  “天主教堂的那个案子,批下来重新发审。”

  我说那个案子不是早就结案了吗?

  他摇摇头:

  “督查部门在抽查结案的案子时,对此案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凶手不可能是一枝梅,她没有足够的作案时间,她离开公众的视线,也就是去了一趟化妆室卸装,这个时间尽管足够她去作案,但是门卫证明,他没有看到她出门和进门,因此证据不够充份,再加上她已经故去了,而且是抚州的名人,政协委员,所以上面要求发回重审,尽管这个案件没有对外公开。”

  我没有作声气。

  他把脸转向我,盯着我问:

  “你知道凶手是谁吗?”

  我不承认也不否认。

  他问:

  “你认为用什么样的凶器能杀死一位老人?”

  我真没有想到,这么长的时间,老高还是没有猜出凶器,这出乎我的意料。

  我给了他一个答案:

  “牡丹发簪”。

  老高身子一震,显然这个答案非常让他意外。

  他问:

  “我看过,这就是一件艺术品,它非常的单薄,都是玉翠什么的,像一碰就要碎的样子。”

  我摇摇头:

  “不是上面的玉翠,是下面那根长的犀角做的固定花插。”

  然后我给他科普关于犀角的知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