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凤翥堂 (1)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万杆竹林掩映,一座黄泥土墙的青瓦平房,立在山坡上,

  它的前方,起了一座竹子搭建的二层八角凉亭,雕花的门窗,随山风飘逸着亚麻窗幔,凉亭边伸出一丛绿芭蕉,芭蕉下,种着一条秋菊花带,陶渊明诗意图的再现。

  竹篱笆用隔夜的茶水刷过,透着沉雅的灰青色,推开竹编的门,两位姑娘欢叫着来客人了。

  一位白净的青年从屋子走出来,迎我们上了凉亭,凉亭的楼梯沉稳而几乎没有声音,我伸手一摸,冰凉的金属感,小吴说这是用紫铜手工打造的整体楼梯,不传音。

  然后说师傅出门了,他代为招待。

  姑娘们起初失望了,随后又做起主来,说择日不如撞日,今天就留客人在这儿吃中饭吧。

  说完开始张罗。

  我拿出手机给陈堂主打电话,依然是关机状态中。

  徒弟小吴边沏茶边说师傅很少开机,留言就好。

  我发了短信:

  刘某路遇堂主表妹,因仰慕地方传统文化,特来拜山,静等堂主回山,打扰了。

  不一会,手机铃响,陈堂主回了短信:

  稍等片刻,正在路上。

  一钵土鸡蛋炒野葱,一碗雷笋炒腊肉,一盘菊花瓣拖面糊,一小锅青笋炖野猪肉,再加一汤盆鲫鱼豆腐汤,山里的午餐分外香。

  小吴正倒上自家酿的米酒,听得竹门外一阵轰鸣声,我探望楼下:

  身穿黑色夹克,戴着墨镜的时尚青年,开着摩托车进了院。

  小吴迎下去说师傅回来了。

  两位妹妹起身在雕花窗前摇晃着小手打招呼。

  一阵欢快的脚步传到楼上,他上楼来,摘下墨镜放在竹制的条案上,向我伸出双手。

  这是位活脱脱的时尚先生。

  手腕上没有挂着珠子,手中也没有捧着泡着枸杞的保温杯,除了脖子上挂着一块昆仑玉的子冈牌,不是我想像中的搞风水的油腻男,这个堂主我喜欢。

  我介绍自己来县里是拍摄有关客家人的片子,正在选道具和外景地,当然还包括演员,没想到偶遇表妹们。

  陈堂主举杯欢迎,宾主齐举杯。

  在竹影蕉叶下,将偶遇的友谊化为杯中酒。

  条案上左边置着一块太湖石,中间放着一盆柏树盆景桩子,右边陈列着一套手工制作的风水罗盘,有方有圆,品相古朴,比车床做出来的要粗糙些。

  盘面的线条为黄铜条打隔断,中间用黄杨木镶嵌,工艺复杂。

  风水罗盘背面,刻着阴文的凤翥堂标识,这就是传说中第一风水村的风水师们,订制产品。

  陈堂主解释:

  自己原来爱好竹艺,做加工出口,后机缘巧合,在此遇到一位老艺人,把王氏风水罗盘的技艺传给他,潜心学习,也只得到了一点皮毛。

  他指着竹墙上挂着的书法说:

  “师傅希望我把王氏风水罗盘技艺传承下去,所以一直没有离开山里。”

  我说仅做风水罗盘,是否市场太小众了?生存怎么解决?

  他说除了维持原来的竹制品加工出口,师傅还传给他王氏风水全套堪舆,因此时常也有乡里乡亲,起屋、择坟、上梁等各种生活、节庆所需,求助他的看风水做仪式。

  他的介绍出乎我的意料,没想到他一只脚在槛内一只脚在槛外。

br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