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三顾茅庐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诸葛亮早早在门外等候,上前迎接刘备,满面笑容道:“我今早算了一卦,是大吉,原来应在将军身上。不知道上次与将军说的事,是否有成效?”刘备笑答:“正要回复先生,刘景升已经答应我的请求,打算在新野先施行,如果成效不错,下一步再推广到整个荆州。先生,我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向先生请教!”

  诸葛亮一惊,摆手道:“将军不慌,让我猜一猜。如今曹操已经拿下乌桓,河北再没有后顾之忧,接下来曹操必会挥军南下进攻荆州。将军是不是想问我,曹操何时会南下?”刘备大惊,“先生真是能掐会算,刘备佩服!我确实想问曹操何时会南下,我还有多长时间准备。”诸葛亮大笑道:“如果我是曹操,进攻荆州的时机应该是明年秋季。”张飞嘿嘿一笑,不屑问:“为什么?”

  诸葛亮正襟危坐,面露笑意,“张将军问得好,我给张将军算一笔账。现在年关将近,曹操大军还没有回到邺城。等回到邺城,应该是明年春天。休整三个月,就到了夏季。夏季荆襄多雨,不利于大军征讨,所以他只能等到秋季。”张飞故意追问:“秋季几月?”刘备忙回头责备:“不要乱问,这种事谁说得准?”

  诸葛亮知道张飞是故意刁难,笑答:“无妨,我可以明确告诉张将军,如果我是曹操,必会在初秋用兵,也就是七月。为什么?因为路途遥远,军行缓慢。荆州拥兵十万,且是守城,曹操如果想吞下荆州,至少得有十万人南征。邺城距离襄阳上一千二百余里,许都到襄阳也有近八百里,即便曹军日行三十里,也得二十多天到一个月才能抵达。如果是仲秋或深秋进兵,待到襄阳城下,恐怕已经快冬季,既没有暖衣,也缺少粮草,更士气低迷,不利于攻城。”

  张飞眉头一皱,疾问:“曹操怎么可能日行三十里?那也太慢了吧?我当初跟着主公进军,常常日行百里,如果是奇袭,日行甚至二百里。先生没有带过兵打过仗,看来是信口胡诌啊!哈哈……”刘备拍案怒道:“行了,不要胡闹了!”

  诸葛亮摆摆手,望着张飞笑道:“看来张将军一直指挥骑兵,这是在故意考我啊!《兵法》说‘五十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如果轻骑兵偷袭,百里、二百里都不在话下,可步军日行仅仅五十里,辎重日行三十里,舟船逆流而上日行三十里,顺流而下日行四十里。这次曹操如果想并吞荆州,必定举十万大军。十万大军又不能挤在一条道上,否则绵延百里,岂不是误事?所以他必然兵分五路以上,以方便沿途劫掠和补给。平均一路两万人,还要分中军、左军和右军。为了防止被偷袭,他们只能日行三十里,在正午时分由骑兵寻找合适的营地,挖掘壕沟,布置鹿角,架设拒马,建造望楼,以防止敌军趁夜偷袭。另外还要派人去砍柴,寻找安全的水源,事先挖好粪坑……最重要的是还要保存体力,以免敌人以逸待劳,趁势攻击。”

  张飞大惊,没想到诸葛亮一介书生竟然对军营中的事这般熟悉,暗自敬佩。忙笑道:“张飞佩服,先生不必再说,我相信先生的判断。既然先生说最快明年初秋曹军南下,那我们该怎么办?”

  诸葛亮望着刘备,刘备瞅着诸葛亮,二人都没有说话,却纷纷点头。诸葛亮笑道:“这是荆州的事,不是张将军说了算,必须得刘州牧点头。他如果肯抗击曹操,大事还有转机。他如果不肯抗曹,恐怕将军要给自己想好一条退路才是。”刘备幽幽道:“不瞒先生,我与交州苍梧太到秋季。”张飞故意追问:“秋季几月?”刘备忙回头责备:“不要乱问,这种事谁说得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