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抢班夺权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为什么要签协议?原因很简单,宋国出人出力的为了你公子突的君位,难道是白帮这个忙?还不是为了那点回报吗?

  根据《左传》的记载,协议内容是这样写的:宋国帮助公子突回国担任国君,作为回报,郑国向宋国进贡城池三座、白璧百双、黄金万镒,还有每年三万钟谷子。

  这可不是一般小数目的条件,签署了这个协议,那对郑国来说就是丧权辱国。可是公子突为了能达到目的,竟然接受了。

  祭足作为信使一到宋国,就受到了宋庄公的“热烈欢迎”,被软禁不说,还被要挟协助公子突回国篡位,不然的话就在宋国出兵郑国之前杀他祭旗。

  祭足很是感叹,宋庄公真是个喂不饱的白眼狼,郑国给了他一切,他竟然反咬一口。同时他也是怕死的,对于他来说,是太子忽当君主还是公子突当君主,跟自己的性命相比,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于是祭足答应了宋国的要求,但宋庄公怕祭足回国后反悔,于是让他签了盟约并发毒誓。

  发过誓的人是不能抵赖的,至少,在那个年代是这样的。骗人可以,骗鬼神不行。

  但是即便是这样,宋庄公觉得还不保险,于是又要求祭足把女儿嫁给公子突的表弟雍纠,这样成了亲家,那就真的成了一条绳上的蚂蚱了。

  祭足心里一百个不愿意,但是又无可奈何,谁让受制于人呢,只得一边咒骂着宋庄公,一边完成他交代的一切。

  所有事办完,宋庄公才放心地让祭足回到郑国。

  祭足在郑国是三朝元老,威望很高,经过他回国的一鼓动,全郑国都认为郑昭公不适合干君主,而公子突才是最佳人选。

  郑昭公不知道为什么祭足去了趟宋国就如此风云突变了,但是他知道,再待在郑国只能是死路一条,于是他赶紧逃到了郑国的对头卫国那里避难。

  《诗经·国风·郑风》中有《狡童》一诗,是当时的人们讽刺郑昭公不能与贤人共图国事,致使祭足擅权,不仅危害国家,而且逃亡他乡避难的。这里至少说明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郑昭公不重用贤人,二是祭足专权,可见其中有现有史料并未提及的内容,因而极大丰富了那段历史。

  公子突就这样大摇大摆地回到了郑国继承了君位,史称郑厉公,这一年同样是前701年,而郑昭公从继位到退位还不到一个月时间。

  郑厉公终于如愿以偿登上了君位,但是他却丝毫开心不起来,原因就是他所面临的种种矛盾。

  郑厉公知道自己上位不正,要不是逼迫祭足就范,他恐怕这一辈子也不可能再回郑国。所以他对祭足是有畏惧感的,怕他有朝一日会推翻自己。同时宋国是只贪婪的狼,自己能回国是拿高额的报酬换的,如果宋国这块不疏通好,估计他们也不会饶了自己。

  面对这样的处境,郑厉公决定先巩固自己的实力,在诸侯中寻求到帮手,这样对内对外说话都会硬气一些。

  那么找哪个诸侯国作为自己的后盾呢?小国弱国当然不行,要找就要找个大国。

  郑国一直以来跟鲁国和齐国都是盟国关系,相比较来说郑厉公当然更想巴结大国齐国作为后援。可是齐国根本就不买他的账,原因也很简单,齐国当时的国君齐僖公是支持郑昭公的,郑厉公相当于抢了郑昭公的君位,齐国没跟郑国解除盟国关系就不错了,当然不会帮他这个篡位者。

  那么就只剩下鲁国了。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国,国家威望高,注重礼仪,而且国土与郑国接壤,相比较齐国来说更加适合结盟。而且之前郑国攻打宋国时将占领的两个城邑都给了鲁国,所以鲁国有段时间跟郑国关系一直很好。

  可是自从太子忽小肚鸡肠的因为授功的排位问题,竟然联合齐国和卫国攻打自己,后来他又继位成了郑国君主,所以两国因此而断交。

  郑厉公觉得此事跟鲁国恢复盟国关系是双方的需要,于是在他即位的第二年(前700年),便与鲁国的君主鲁桓公在武父(今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南)这个地方举行了盟会,以恢复两国之前良好的同盟国关系。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