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无道幽王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在讲“平王东迁”之前,必须先介绍另一个历史故事,那就是“烽火戏诸侯”,历来世人都认为这件事直接导致西周王朝的灭亡。

  前782年,周宣王崩,其子姬宫湦(shēng)继位,史称周幽王,他是西周第十二任王,也是最后一位君主。

  我们之前讲鲁幽公的时候其实已经讲到过“幽”这个谥号,这里我们再重点讲一下。

  刘向《谥法解》中“幽”的意思是壅遏不通、动静乱常、早孤有位、早孤陨位、早孤销位、违礼乱常、暴民残义、淫德灭国。

  “幽”不是个好谥号,对于周幽王来说,“暴民残义”、“淫德灭国”再适合不过他了。

  比起周厉王和周宣王,周幽王可以说更加一无是处。

  周厉王虽然行事激进,手腕强硬,但是能看到周朝的问题,并有决心进行改革;周宣王虽然晚年干了不少错事,但是早年却是一代英主,使周朝得以复苏。

  面对千疮百孔的周朝现状,周幽王不知道是看不到,还是根本就没把这天下当成自己的,奢靡成性,荒淫无度,昏聩无能。

  如果只是君主这么昏聩,大臣们都是能臣忠臣,那么周朝还不至于亡国,恰恰最要命的就是周幽王任命善谀好利的虢石父为太宰,主持国家工作,从而使周朝一步步滑向深渊。

  虢石父,姓姬,名鼓,字石父,当时为南虢国的君主。

  我们之前介绍过,周武王最初分封时,曾经封了周文王的两个弟弟,也就是他的两个叔叔虢叔和虢仲,虢叔封在今山西省宝鸡市,名叫西虢国;虢仲封在今河南荥阳市汜水镇,名叫东虢国。

  到了周宣王初年的时候,西虢国东迁,位置到了今河南省三门峡附近,因此改称南虢国。

  东虢国一直以来都是个小国,地位自然没有南虢国高,而西虢国(南虢国)的君主自周厉王之后一直受到王室的重用。

  周厉王时,为了分化大宗周公和召公的权力,周厉王启用虢公长父,并让他率军攻打过淮夷,虢公长父就是西虢国的君主。

  虢公长父之子虢文公,在周宣王“不籍千亩”时曾进行过劝谏,结果周宣王刚愎自用,才有了后来千亩大战之败。

  由此可见,在西周末年,虢公的地位一直都是很高的,所以周幽王重用虢石父自然也没什么奇怪了。

  虢石父被封太宰后,一直在周王室陪王任职。此人看中钱财,在其担任太宰时期大肆敛财,致使朝政腐败,民不聊生。

  在这里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周朝的官制。

  周朝的政治组织和社会制度,是因袭夏、商,经武王、周公、成王和康王几代建立起来的。《尚书·立政》里记载有不少周初官名,可以使我们更直观的了解周朝如何设置官吏。

  周灭商以后,周武王推行分封制,都城周围大约千里范围之内的土地属于周天子直辖,称为“王畿千里”,其他地区分封给周天子的亲族、功臣、臣服的前朝诸侯、以及蛮荒地区的地方首领。被分封的称为“诸侯”,他们各自为政,但是都以周天子为中心,服从周朝的礼制和指挥。周初的时候相传被分封的诸侯国有七十一个,而到西周末年的时候,诸侯国已经将近一百二十多个了。

  作为中心的周王室,它的官制非常复杂,概括总结起来,西周的最高官职是“三公”,之下是“六卿”“五官”等等。

  “三公”,即太师、太傅、太保。虽然官阶最高,但是却是个虚职,通常用来授予位高爵尊的诸侯,而诸侯们在出任周朝大臣的时候也要治理自己的国家,所以“三公”在日常政治生活中发挥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三公”之下设“六卿”,这才是掌握着周朝实权的职位,被称之为周朝的“卿士”。

  “六卿”即太宰、太宗、太史、太祝、太士、太卜。太宰是朝廷中的政务总管,太宗管周朝的宗族和谱系,太史管历法、编写史书、策命诸侯及卿大夫等,太祝是最大的祭祀官,太士是掌管神事的,太卜是管卜笠的。

  “六卿”的僚属,总称为“卿事寮”,辅助“六卿”工作。

  “六卿”之下设“五官”,即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司徒掌土地和农人,司空掌百工职事,司马掌军赋军政,司士掌版籍爵禄,司寇掌刑罚。

  在“五官”之下,还设有多个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