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轩辕黄帝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黄帝此行的目的,当然是九黎部落被打败后,震慑当时东夷的一种现实举措。

  对于东夷各部落的处置,黄帝也是下了一番功夫。虽然九黎部落被打败,但是东夷的整体实力还在,处理不好与东夷的关系,很可能面临他们的再次反叛。

  为此,黄帝将自己的长子少昊安排到了东夷最大的部落凤鸿氏部落中历练,并安排其娶了凤鸿氏的女儿,最终统领整个东夷各部落,使东夷部族同自己的炎黄部族互结为同盟,形成了最初的华夏部落联盟。

  涿鹿之战的结果,有力地奠定了炎黄部族据有广大中原地区的基础,并起到了进一步融合各氏族部落的催化作用。它也是中国历史上见于记载的最早的“战争”,对于古代华夏族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同时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在发轫时期决定日后基本面貌的历史性战争。

  华夏部落从此进入共同发展阶段,双方很少有摩擦。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之间没有矛盾,相反的这种矛盾在隐隐地变得不可调和。

  原来,黄帝与炎帝原先居住的姬水、姜水一带因黄河泛滥,逐渐不再适于畜牧业和农业生产,这样黄帝就首先带领部落开始东迁。

  据史学家考证,黄帝先是沿着北洛水南下,到达今陕西的大荔、朝邑一带,之后又东渡黄河,顺着中条山和太行山,向东北迁移,沿着桑干河来到现今张家口市涿鹿一带。就这样,延这条线路,形成晋南的黄河一带许多黄帝部族的方国群。

  炎帝部落也随后东迁,顺渭水东下,沿黄河南岸向东发展,因此形成了较多炎帝部族方国。

  两大部落都东迁,那么争夺易于生存的地盘显得尤其重要;同时沿路留下的部族分支众多,不同部族之间互不服气,摩擦不断。炎帝和黄帝开始同时意识到,是到了彻底解决这些矛盾的时候了。

  矛盾发展到不可调和的阶段,那么大战一触即发,而这次大战发生的地点是在阪泉。

  阪泉所在的位置,历来说法不一,一说山西省阳曲,一说河北省涿鹿,一说山西省运城,一说河南省扶沟。因未有文献明确记载,无处查考,诸君不必纠结。

  “阪泉之战”实际上是黄帝与炎帝之间为争夺华夏部落联盟首领而进行的战争,这一战决定着谁最终成为华夏部落的最终统治者。

  由于参战的两个部落都有很强的实力,战争的规模应该颇为壮观,只是没有相关史料的记载,我们只能大体猜测。

  经过艰苦卓绝的一场大战,最终黄帝部落战胜了炎帝部落,炎帝部落从此归服了黄帝部落,从而形成了炎黄部落联盟,同时黄帝取代了炎帝在黄河流域各部落中首领的地位。因此,这场战争就成为了华夏民族形成的奠基之战。

  历来对是先进行“阪泉之战”还是“涿鹿之战”说法不一,《逸周书》认为是先进行了涿鹿之战,炎帝被蚩尤打败后求救于黄帝,于是二帝联手打败蚩尤。

  而《史记》中将“阪泉之战”还是“涿鹿之战”的前后发生的顺序颠倒了,导致整个事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司马迁认为黄帝先跟炎帝进行了争夺统治权的战争,后又与蚩尤开战,最终收服东夷,从而巩固了天子之位。

  查看相关的史料,多数还是赞同先有涿鹿之战,后有阪泉之战,因此本书采用这种说法。

  但是关于蚩尤这个话题还没结束,因为后世为他的出身始终争论不休。

  有学者考证,蚩尤部族以“牛”为部落图腾,而炎帝部族同样以“牛”为部落图腾,所以很显然的把这两者联系了起来,认为蚩尤是炎帝部落的分支,而且是比较大的分支。虽然蚩尤有反叛炎帝部落的行为,但是他们毕竟是同一部落,从根上有血缘关系。所以在末代炎帝与黄帝大战战败后,蚩尤这一支为了部落荣誉与黄帝再战一场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有一个情况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那就是关于炎帝和黄帝争夺天下之主的“阪泉之战”,任何典籍中都是描写得很简单,过程基本不怎么介绍。而炎黄与蚩尤的大战反而记载的十分清楚,从历史地位来说阪泉之战应该比涿鹿之战重要百倍才对,为什么会出现如此颠倒的记载呢?

  据此,有学者觉得,蚩尤与黄帝那场大战,很有可能就是炎黄大战,也就是说阪泉之战就是涿鹿之战,而蚩尤很可能就是末代炎帝。

  当然这只是提供了一种假设,历史的真实性只有历史自己知道。

  蚩尤的九黎部落被打败了,那么没有战死的部族去哪里了呢?

  根据《尚书》与《国语》等多种古籍及其传、注记载,九黎被战败后,其族人流散到各地,后来演变成了三苗部落。

  而关于三苗跟现今的苗族有没有直接关系,后世也同样争论不休。

  有的学者认为古书中提到的三苗,其居所在北方,与现今居住在南方的苗族毫无关系,持这种观点的以章太炎、吕思勉为首;而像王桐龄、梁启超、闻一多、胡适等则认为,现代的苗族就是三苗的后裔。

  说了这么多,抛开后世对蚩尤的恶俗化,抛开成王败寇的历史成见,我们不得不承认,蚩尤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地地道道的祖先,这一点,可以说是不容置疑的。

 &emsp战争的规模应该颇为壮观,只是没有相关史料的记载,我们只能大体猜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