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称霸之路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既然多次说到了盟会,那么在此普及一下古时盟会的相关知识。

  春秋时期的盟会分为三种:遇、会、盟。

  所谓“遇”就是不在规定的日期临时性的国家领导人的非正式会见。《彀梁传·隐公八年》中记载:“不期而会曰遇。遇者,志相得也。”

  “不期而遇”,这个成语就出自这里,意思是没有约定而遇见,也就是意外碰见。

  “遇”常用于在正式会盟前,心意投合的两方或多方诸侯间的相会,一般为了统一思想,不会形成文件性质的资料。

  “会”则是在规定的日期进行的国家领导人的正式会见,一般来说只是两国,会见之后出台一份文件性质的会议记录,以作为会议备忘录。

  “盟”则要隆重得多,一般来说“盟”至少要三国以上国家领导参加,而且要有一个主盟者,也就是盟主。“盟”的仪式感很强,有着复杂的流程,大体要经过祭告天地、领导人磋商、形成决议、歃血为盟这四个步骤,而歃血为盟这个步骤最为关键,目的就是让各方承认所形成的盟约,以向神灵发誓的形式来约束各方的行为,这个过程我们在之后会专门讲到。

  《彀梁传·隐公八年》中记载:“外盟不日,此其日何也?诸侯之参盟于是始,故谨而日之也。”

  这里记载的是前715年,齐僖公为了缓和郑国与宋国、卫国的矛盾,而召集宋国和卫国在瓦屋进行盟会。《彀梁传》为此专门解释,以往如果不是有鲁国参与的盟会,一般不会记载盟会日期,之所以这次例外,是因为这次盟会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两个以上诸侯国进行的盟会,为了显示重视而记载了时间。

  我们之前讲过,这次盟会虽然也没有周天子的参与,但是因为没有主盟者,所以并不能算以诸侯身份主持天下会盟,而直到“北杏会盟”时才由齐桓公开了这个先河。

  那么单伯的这次“不请自来”又传达了几层意思呢?

  首先是周王室对于齐桓公想做大表现出来的担忧。王室是想扶立齐国成为霸主,从而可以统领诸侯来尊王,但同时也怕齐国势力过大,从而凌驾于天子之上。派个大夫前来参与盟会,实际上是来给齐桓公提个醒,这个天下还是大周的,你搞盟会以后要注意请示汇报,不能越过我这个上级。

  齐桓公和管仲自然心知肚明,所以之后所组织的盟会,齐国必然去向周王室报备,并请求王室派代表主持或参与,以显示齐国“尊王”之心。

  当然周王室需要的就是这份虚荣心,齐国给足了,自然也不会再找麻烦,见好就收。所以我们发现春秋之后的盟会,除非非常重大的册封霸主的盟会,周王室都不会再派代表参加,同时即便是参加,为了以示与诸侯的区别,王室代表往往只“与会”,而不“与盟”,借此保留王室的最后尊严。

  第二点便体现的是周王室对于齐国的重视和认可。齐国作为大国强国,是周王室的依仗,派代表参加自然是为齐桓公捧场,意思就是王室承认齐国的地位。

  因此中原较大诸侯国如郑、卫、宋都参加了这次盟会,所以鄄之盟让齐桓公真正感受到了作为中原大国的荣耀,在这之后,他依然没有过足瘾,于是第二年(前679年),他再次在鄄地召集宋、郑、卫进行盟会,不过总不能无理由的瞎折腾,于是这次又额外邀请了陈国,美其名曰欢迎新加入的盟国。

  当然这次王室没有再派人参加,原因是齐国一早就跟王室进行了报备,王室很满足,齐国很顺心。

  史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前679年的第二次鄄之盟,是齐桓公开始霸主生涯的起点。

  到此为止,齐桓公的争霸之路可谓顺风顺水,他把中原主要诸侯国基本都拢在了自己的周围,使原来搞小圈子小集团的中原,走向了他所倡导的以齐国为中心的尊王大团结时代,这自然就是齐桓公和管仲所倡导的“大一统”模式。

  但是往往家业大了,什么样的人都有,国与国也是一样,虽然看起来都在一个圈子里,但是毕竟还是有看不对眼的,郑国和宋国就是个例子。

  我们之前讲过,郑国因为地势的限制,它想要发展只能经营东方,而它的东边就是高傲的宋国。

  郑庄公在位时,就曾经联合齐国、鲁国一起攻打过宋国,后来两家便成了世仇。再之后宋国帮助郑厉公回国夺位,成功之后郑厉公反悔而不兑现对宋国好处的承诺,从而使得两国积怨更深。

  在齐国用会盟的方式调和之下,两国还算是给足了面子,没有将这种矛盾表现出来,但是这并不表示两国没有矛盾,而这种矛盾在这种压制之下只会越来越严重。

  终于,压制到一定程度之后,矛盾还是爆发了。

  前679年,紧邻宋国的小邾国醒,这个天下还是大周的,你搞盟会以后要注意请示汇报,不能越过我这个上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