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政治智慧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管仲治理齐国,要推行富国强兵的大战略,在这个过程中,他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阻力,但是管仲都通过自己非凡的政治智慧,将这些困难一一化解,那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他到底有哪些政治智慧。

  《史记·管晏列传》介绍管仲时首先说道:“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

  意思是说管仲执政,他善于把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善于把灾难性的事件转化为对齐国有利的事件、福利的事件。他重视区分事物的轻重缓急,慎重地权衡事情的利弊得失。

  这就是管仲的第一个方面的政治智慧。

  前681年,也就是在北杏会盟之后,齐国再次攻打鲁国,此时的鲁国早已不是强大齐国的对手,结果可想而知,鲁国大败而回。

  为了平息此事,鲁庄公请求割让遂邑(今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西北与肥城市接界处)以求和。这种割让土地的做法,鲁国已经不知道实施了多少次了。

  于是两国君主在柯地(今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会盟,目的就是办理交接手续。

  结果在会盟的时候,鲁国一位叫曹沫的大臣,袖中暗藏匕首,趁众人都在关注会盟过程时候,三步并作两步就到了齐桓公身旁,以匕首架在齐桓公脖子上而将他劫持。

  该事件最早见于《彀梁传》和《公羊传》,后被司马迁所采用,《史记·刺客列传》记载此事为“曹沫劫盟”,这也是有史以来记录的第一次劫持人质事件。

  侍卫们见状都不敢乱动,齐桓公更是惊恐万分,颤抖着说:“子将何欲?”

  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以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史记·刺客列传》)

  意思是你们齐国强大而我们鲁国弱小,而作为大国的你们一直持强凌弱,欺负我们鲁国已经够苦了。我们割让的土地已经够多了,可以说你们的国境线都到了我们国都城墙根了,如果哪一天我们的城墙倒了,那一定是倒到了你们国家去了。所以我要求你把侵占我国的土地归还!

  齐桓公没有办法,为了能够保住性命,在曹沫的胁迫下,允诺把侵占鲁国的所有土地都还给鲁国。

  见齐桓公已经盟誓,曹沫于是扔下匕首,对其深施一礼后走下盟坛,回到面向北的臣子的位置上,面不改色,谈吐从容如常。

  齐桓公受到这种羞辱,非常恼怒,回国后就准备违背这个诺言。

  此时管仲赶忙阻止了他,并解释说:“君无戏言,不给侵占之田,只是逞一时之快。但是这样做必然失信于诸侯,天下人就不会归附我们了!”

  本来齐桓公如果因为此事而不兑现承诺,那就会酿成战乱的祸患,同时失信于诸侯,结果管仲积极进行劝阻,转祸为福,后来的事也证明,因为齐桓公讲信用,渐渐周围的诸侯都认为齐国信得过,于是纷纷依附而来。

  《公羊传》如是评价说:“要盟可犯,而桓公不欺;曹子可雄,而桓公不怨。桓公之信著乎天下,自柯之盟始焉。”

  对于这里所说的“曹沫”是不是之前长勺之战中表现出色的曹刿,历来观点不统一。

  《左传》叙事中,一人多种称法的情况时常出现,而“曹刿”之名在《左传》中两次出现,但并未出现“曹沫”这个名字,更没有提到曹刿劫持齐桓公这一轰轰烈烈的壮举;而《史记》只记载了曹沬劫持齐桓公一事,但却没有记载“长勺之战”这个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由此我们认为,《左传》作者与司马迁并不认为曹刿、曹沫为一人。

  但是《管子》一书却明确把劫盟者写成了曹刿。《管子》一书虽然是战国才完稿,但是却是齐国稷下学宫之书,可信度应该很高,因此才有了历史上的争议。

  那么我们从两个人物性格上分析,也可以看出一些问题。

  曹刿为足智多谋、沉稳持重、重礼知义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沫为好勇尚力、大胆莽撞的勇士、刺客,性格上的巨大反差很难让人接受二人合而为一的说法。根据《左传》对曹刿在军事“论战”和政治上劝谏鲁庄公“如齐观社”这两件事情上看,曹刿显然不是靠《史记》中说的“以勇力”取信于鲁庄公,他靠的是政治远见和军事韬略。

  所以个人意见,曹刿与曹沫是两个人。

  对于管仲“贵轻重、慎权衡”的政治智慧,《史记·管晏列传》还举了两个例子,我们将在之后的章节讲到。

  管仲第二个方面的政治智慧,就是他很巧妙的将他的经济头脑用在了治国、外交和军事上。

  作为一家之主,不会居家过日子,那就会败家;作为一国的国相,不懂经济,就会亡国。

  管仲早年做过生意,到过三山五岳,接触过三教九流,这为他掌管好一个国家的经济提供了强力的支撑。

  《史记》说他“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又说他“通轻重者写成了曹刿。《管子》一书虽然是战国才完稿,但是却是齐国稷下学宫之书,可信度应该很高,因此才有了历史上的争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