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北杏会盟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所谓“五刑之罪”便是:墨、劓(yì)、剕、宫、大辟,早在周穆王时期的《吕刑》中便有记载。

  “墨”,便是在人的脸上或身体的其他明显部位刺刻符号或字迹,然后涂上墨或别的颜料,使所刺刻成为永久性的记号。这类似于刺青,但是因为在脸部无法消除,所以对人心理是种巨大摧残。

  “劓”,是割掉犯人鼻子的刑罚,重于墨刑,轻于剕刑。周朝劓刑使用广泛,受过劓刑的人往往被派去守关。

  “剕”,也称“刖”,是指断足,是断除犯人脚的残酷刑罚,仅次于死刑。

  “宫”,男子割势、妇人幽闭的刑罚。男子割势,就是指割除男子生殖器;妇人幽闭,就是指用棍棒椎击女性胸腹,使胃肠下垂,压抑子宫堕入膣(zhì)道。此刑过于残忍,虽不致命,但是犯人因此都丧失生育能力。

  “大辟”,就是所谓的死刑。

  因为有如此严厉的刑法制约,所以乡长们回去以后都不敢怠慢,纷纷修养品德,推荐贤才。齐桓公礼贤下士,亲自接见被推举的人,并量才授于他们相应的官职。

  同样是正月初一这一天,掌管“野”的五属大夫也要来向齐桓公汇报政务情况。

  齐桓公此时会挑他们中政绩差的加以谴责,说:“划定的土地和分配的百姓都是相同的,为什么只有你没有做出好的成绩?教育不善,政事就不能得到很好的治理,一次两次可以原谅,第三次就不能宽赦了。”

  之后齐桓公又以跟乡长们同样的要求来告诫五属大夫,五属大夫于是回到各自的辖地整治属的政事,属退下来就整治县,县退下来就整治乡,乡退下来就整治卒,卒退下来就整治邑,邑退下来就整治家,形成了层层有人负责,出了问题有连带责任的这么一种模式,使得齐国政务很快严格而稳定地运转起来。

  君主亲自主抓的工作,向来没有人敢怠慢,因为得罪了君主,掉脑袋是分分钟的事。所以在管仲新政策的推动下,整个齐国一派积极向上的气象,内政自然搞得风生水起。

  政治上清明了,那么军事上又怎么样呢?

  军事改革同样稳步推进,寄军令与内政,收效明显,战斗力得到飞速提升。

  齐桓公当然不是傻瓜,这时候他才真正意识到管仲的才能不是其他人能够比拟的。

  国力的增强,军队实力的凸显,此时已经让齐桓公感受到什么才是称霸的资本,那就是只要出兵,就有十成把握会赢,根本不用考虑战争胜负问题。

  于是在短短的四五年里,齐国在管仲的策划下陆续灭了谭、遂、鄣等东夷小国,使得国土面积急剧增加。

  谭国的本源历史上有多种说法,按《路史》的说法,伯益的后人有一支在今山东省章丘市龙山街道附近建立了谭国,所以该国最初为“嬴”姓。

  后世还有谭姓族人认为谭国本为“姒”姓,为大禹后人,也有族人认为谭国为“子”姓,为商汤后人等等,说法不一。

  然而根据考古发掘古谭国的建国时间分析,以下这种可能更为后世认可。

  周初封虢仲到西虢国后,传到第六世虢公时,其三弟虢懿曾跟随周穆王东征,因作战有功,封其到谭地建国,当时为子爵,也就是说谭国为正宗的姬姓国。

  当然根据史料最为可能的情况便是,之前谭国是存在的,为东夷的一支。后来周公旦平灭三监之乱后,又对反抗的东夷部落进行了镇压,所以谭国一度被灭,到后来才有的周穆王的重新分封。

  《诗经·小雅·大东》一诗就是古谭国的一位大夫所写,详细描述了被镇压的东方诸国对周王室的强烈不满,同时也揭露了包括谭国在内的东夷各国在周朝统治下所遭受的深重苦难。

  当年齐桓公为公子时,最先想要逃亡的便是谭国,结果谭国国君瞧不上他,所以没有接纳。后来齐桓公继位齐国,谭国不知是不敢还是不愿,总之没有派人前往祝贺。

  这样的冷遇自然让齐桓公不爽,同时也是为了领土扩张的需要,所以谭国被灭势在必然。谭国最后一任国君逃亡到了莒国,从此他的后人便以“谭”为氏。

  关于遂国的灭亡,则显得悲壮许多。

  遂国是周初的时候,周武王曾封部分虞舜的后裔于遂地,也就是今山东省宁阳、肥城一带,从而建立妫姓遂国,按这种说法,遂国与陈国、虞国同宗。

  遂国同样因为没有礼遇齐桓公而遭到齐国的攻伐,但是齐桓公网开一面,只是将他们的国君给流放了,没有将其灭国。

  虽然没有灭国,但是齐国派了不少军队驻守在这里,这样看来跟亡国没有什么区别。

  遂国人天生有股不服管束的劲,他们不甘心就这样被奴役,于是国内三大家族因氏、工娄氏、须遂氏聚集到一起一商量,与其emsp; 政治上清明了,那么军事上又怎么样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