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曹刿论战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曹刿仔细察看了齐军逃走的车辙,又登上战车前横木向齐军逃跑方向瞭望了一阵,方才让鲁庄公下令全力追击。

  鲁军追杀了三十余里,斩杀、俘虏了许多齐军,缴获辎重无数,可谓全胜而回。

  鲁庄公面对如此大胜心情愉悦,对于曹刿的指挥也是赞叹有加,但是对于临场指挥他还有很多不明之处,于是赶紧向曹刿请教。

  鲁庄公问曹刿为何直到齐军第三次击鼓进军时才要下令出击,曹刿回答说;“打仗主要靠士气,而击鼓就是为了鼓舞士气。第一次击鼓进攻,士气旺盛;第二次再击鼓进攻,士气就已经衰落了;等到第三次击鼓进攻,士气已消失殆尽了。(《左传》原文:“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而我军正是一鼓作气,勇气十足,当然就把对方打败了。”

  “一鼓作气”,这个成语出自这里,后多比喻趁锐气旺盛之时一举成事或鼓足干劲一往直前。

  “再衰三竭”,这个成语也出自这里,形容军队逐渐丧失了开始时的锐气,战斗力越来越弱。

  鲁庄公深表赞同,于是又问:“那么为什么齐军逃走了,先生不让马上追赶呢?”

  曹刿说:“大国之间交锋,虚虚实实,齐军虽退,也要特别提防有诈。后来我看到他们车轮的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知道此次为真的溃败,所以才敢下令追击他们。”

  《左传》原话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辙乱旗靡”,这个成语出自这里,形容军队溃败逃窜。

  鲁庄公听后十分佩服,一恭扫地,感叹说:“您是古之少有的真正军事家啊!”

  “曹刿论战”不仅把曹刿的军事才能展现的淋漓尽致,还给了我们下面的人生启示:

  一是做事需要“出师有名”,需要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曹刿为什么见了鲁庄公要问他凭什么可以带领本国的军队打胜仗?那就是在找一个能说服自己,或者说服别人的理由。中国古代战争一贯如此,打仗之前必先寻求一个高大上的理由,把自己包装成正义之师,也让别人相信自己打这个仗是正义的,因为我们正义,所以我们会赢。这不是自欺欺人,而是为取得成功采取的方式方法。对于每个人来说,也是如此,我们的一生有很多的目标要完成,既然是目标,就肯定有它困难的地方在阻碍你完成它,这时候除了有相当的能力外,不可或缺的还有自己意志的坚定,而意志的坚定往往来源于自己给自己找的“理由”。当然,你的目标可以很崇高,也可能很邪恶,但你的“理由”却一直都是正面的,为什么?因为你需要它来说服你的内心。

  二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鲁庄公为什么可以相信一个平头百姓的曹刿?你可以说他那时候已经走投无路了,又没有大臣站出来替他分忧,这时候出来个曹刿说他可以帮自己御敌,当然会用他。可是你再想,这是两国打仗,几万人的性命问题,鲁庄公再不行,是不是在战场上也应该是统帅,他要为自己的军士负责啊。可他却铁了心的听曹刿的,曹刿说怎么办庄公就怎么办,没有一丝犹豫。这就是所说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是,能做到这点必须有个前提,那就是确实要看到所用人的才能和闪光点,不然一个平庸的人谁又会用呢?用了,就要坚定的用,不能动不动提个反对意见,让别人束手束脚的同时,还打击了积极性,最终只能起到相反的作用。

  三是干什么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做事情向来都是这样,急急忙忙的干,结果达不到要的效果。写一个材料,急急忙忙的写出来,就容易出现语句不顺,错字别字;急急忙忙出门,就容易忘记东西;种一颗树,为了它能长快点就不停的拔它,结果就会让它死去。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所以,有些事情是有它的时间规律在里头的,这件事情需要花费多少时间是有个范围的,超出或者不够这个时间就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比如写一本关于某段历史的书,如果前期不花相当长的时间去查阅文献资料,不理顺自己的写作思路,上来就要写,请问你从哪里下笔?有多少内容可以去写?再比如齐桓公,自己还没找准自己国家的问题所在,还没有彻底解决国内问题,就贸然开始对外用兵了,这就是明显的急于求成,结果当然也可想而知了。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