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福船(下)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最新网址:www.wx.l</p>福船,是指福建所产的一种尖底海船,这种海船航行于福浙沿海。它首部尖,尾部宽,两头上翘,首尾高昂。它的两舷向外拱,两侧有护板。特别是福船有高昂首部,又有坚强的冲击装置,吃水又深,可达到四米,适合于作为战船。

  而且福船的船体高大,上有宽平的甲板、连续的舱口,船首两侧有一对船眼。作为战船用的福船全船分四层,下层装土石压舱,二层住兵士,三层是主要操作场所,上层是作战场所,居高临下,弓箭火炮向下发,往往能克敌制胜。船首高昂,又有冲击装置,往往是乘风下压就能犁沉小型敌船。

  再加上福船特有的双舵设计,在浅海和深海都能进退自如。由于福船具有如此多的优越性能,适合于海上航行,可以作为远洋运输船和战船。

  托当年一代枭雄陈友谅的服,朱元璋对造船技术十分重视,这也难怪,当年老朱在与老陈的水战中吃了不少亏,连命也差点搭进去。在朱元璋的鼓励之下,明代初年曾出现造船的第一次高峰期。

  经过初年积极充实军备、建造战船,仅沿海一带的战船就有五千艘左右,大部分是福船,如果加上沿江临河的战船,明代的战船总数就更多了。当年明军出兵辽东,就是靠海船运输军粮,现在黄河泛滥成灾,山海关一地的驻军的军粮也只能靠海运来补充。

  不过,明朝沿海的倭乱一直都没有停过。由于明朝厉行海禁,片板不得下海,沿海一些渔民和海商没有海路,就与倭寇勾结,开展走私活动。到了建文年间,朝廷被四处的叛乱搞得焦头烂额,自然就无力顾及海防。而这些倭寇见机就组成劫掠队,在沿海打家劫舍杀人放火,甚至连官船也敢劫。为了避免被劫,负责运粮的就只能是高大的战船――福船。(www.wx.l)

  当然,这些福船本该运粮北上到山海关一带的,却突然这大沽附近出现,肯定有蹊跷,万磊让队军退离海边,避开战船的火炮射程,再细看个究竟。如果对方上岸攻击,那就怪不得北平军自卫反击了。虽然北平军没有战船,不过陆战还是有把握的。

  由于渤海湾多浅滩,大沽口一带又无港口,这些福船在离岸几十米的地方就止步不前了,只有几条小船被放了下来,并打着一面白旗向岸边驶来,似乎真不是来打仗的。万磊见状,也让人在一个空旷的地方竖起军旗,设为中立地区,用以会面和谈判。

  很快,小船就登了岸,万磊用望远镜一看,就看清了来人的真面目,居然是刘夫人亲自带队,他不由得感叹:这老女人真是够大胆的,就不怕被捆起来?

  感叹归感叹,万磊还真不会对刘夫人下手,毕竟顺天府最缺的是合作伙伴,他不想自坏声誉。另外,这十几条福船上肯定有几万石粮食,他还想把它们拿下来被充粮食缺口,所以带着赵雪儿和二十精忠卫成员,打马先到谈判地点等候。

  刘夫人一行人约有十几人,他们也缓缓向谈判点而来。由于是临时设立的,谈判点只有一张桌子几张椅子,怎么看都不像是正式的会场。不过刘夫人也没计较这些虚的,跟万磊打了声招呼,就坐到了他的对面。

  “不见才一个来月,刘夫人的家当越来越多了,胆子也越来越大了。”万磊一语双关地说道。

  “不敢当不敢当,万公子也越来越精明干练,且兵强马壮了。”刘夫人道,且一副笑面虎的样子。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对方陪了笑脸,万磊也懒得再提不久前那些龌龊事,只是没好气地说道:“刘夫人您带这么多战船来,不是为了显摆吧?”

  “哪里哪里,这些战船是捡来的,不值一提。”刘夫人一努嘴,笑容中带有好一阵得意。

  “捡来的?刘夫人真是贵人啊,随便挑挑捡捡就能捡到好东西。”万磊也笑了,当然,他不会傻到认为这些船真的是捡来的。

  这年头,北方缺粮的不只是顺天府一带,还需要从南方向辽东、永平一带调集军粮,但河运不通,唯有取道海路,经渤海运输,绕远路不说,还因为风浪太大,又有倭寇袭扰,很不安全,出动十艘战船能有八艘平安到达,这就算是不错的了。

  所以说,走海运看起来很美好,但是风险太大,一旦失事沉船,朝廷若是处罚运粮官,未免显得太过苛严,没人愿意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