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天 一些错觉第1/1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昨天一章只有800字,因为我昨天只做了一件事,那便是整理了自己两年抖音的收藏,然后删掉了抖音。当我仔细检查之后,我发现我当时关注过好多的社会热点事件,于是我就把那些热点事件的名字写了下来,然后那篇文章就被封掉了。

  虽然见识过很多社会的黑暗(从各种不同的社会热点事件中),但是我始终相信自己所在的是一个文明与开放的国家。我记得在五月四日哔哩哔哩宣传事件中,B站的宣传片《后浪》引发了非常强烈的社会关注,B站的弹幕一律在赞扬与感动,但微博上却是感慨颇有不同,有很多引人深思的观点,后来好像被禁掉了。我刚才想重新去找当时的那个帖子,并没有找到,不过很有可能是因为我的搜索能力不行,而不是一定被删掉了。

  今天,我在网络上看到一条微博:我很孤独,用英语怎么说?答:cpdd。

  然后,我才意识到一件事,一件一直放在我的眼皮子底下我却始终没有正视过的事。即使我自诩所在的国家是一个十分文明的国家,我也知道所谓的政治正确其实是发源于西方,我知道在所有的国度中自由都是有限度的自由,并且我十分欣赏这种有限度的自由,因为我认为绝对的自由必然会带来更大的危害,但是我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甚至超越正常限度的限制,我忽然就理解了那条微博下人们的评论:即使说的这么好,一个不能改变的事实是,我们不得不用大量的拼音与缩写去代替一些敏感词。

  某种程度上,不管是民众自身,还是管理平台,都活得颤颤惊惊,生怕一个不小心给自己惹到一身腥。因为太害怕了。

  也就是在这一刻,我突然理解了文学。

  以前看到过一句话,“历史用真实编织虚假,文学用虚假讲述真实”。

  原来如此。

  ……

  看过一篇讲述新时代互联网大企业对民众个人的欺压事件。

  因为所谓的规则并不是政府制定的,而是企业自己制定的。

  如2020年8月15日发生的一起21岁年轻人因为微信账户被封去腾讯大楼寻求解决结果却跳楼zs事件。这一切自然与该名男子的非正常操作有关,但据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腾讯并没有设定人工客服,该男子在接到无数次的自动回复后变得极其暴躁。对于有过类似经历的我来说,我很理解那种烦闷。最重要的是,即使企业封锁账号,用户个人也只能选择向企业进行申诉,即使企业的行为有错,也找不到更多的救济手段。南山必胜客可不是浪得虚名。

  这也就代表着,对于互联网大企业而言,他们在履行着一部分原本应该归属于政府的行政权力,并且在这种权力行使的过程中,唯一的监督者便是企业自己,执行者和监督者归于一身,无疑将导致绝对的腐败。

  那么,重点来了。如果我觉得我所在平台的规则有误,我能够选择的救济手段有哪些?我是否能够向某些机构或者某些部门进行申诉,又或者干脆以妨碍公民言论自由的理由向当地法院提起违宪审查。因为这种规则无疑妨碍用户行使其与生俱来的言论自由权。

  但是有一点,我国并没有所谓的违宪审查。

  所以文学的意义在这里啊!

  与简单的陈述事实相比,套用一个看似虚假的世界观,用看似和这个世界完全没有关联的事件,来讽刺与针砭时弊,如此看来,文学比历史的重要性要更大一点。

  所有的历史都是文本,而所有的文本都是文学研究的范围。

  ……

  让我试试这章会不会被封。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