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天 考研第一天,荒废的时间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如果你有漫长的时间去奢侈和浪费,那你想要如何度过?

  如果让你重来一次,你会如何度过自己的大学时光?

  我看过很多这样的感慨,说如果有机会重读一次大学,那么他们一定不会荒废自己的时光,要去做很多很有意义的事情,去学习,去看书,去兼职,去谈恋爱,去旅行,去为毕业做准备,似乎自己如今的一切不如意都是浪费大学时光所带来的……也不一定,也许确实是在感慨自己没有好好利用那四年最自由的时光吧。

  可是,如果真的再来一次,他们真的会这样珍惜自己的时间吗?我对此抱怀疑态度。

  今天是考研第一天,说得夸张一点,改变无数人人生轨迹的重要一天,不过,就像鲁迅先生说得,“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超闹”,关我屁事。

  我一如往常睡着懒觉。八点钟,准时关掉闹钟。10:40 ,迷迷糊糊接到鱼小绰的电话,说一会儿一起吃午饭,他也在宿舍。我说不去,今天考研,人肯定特别多,不去不去。鱼小绰坚持说,可能11:30才考完,食堂人不会太多的,就这么定了啊。然后就挂了电话。

  继续再床上充满怨念地躺了十分钟,凭什么啊,啊啊啊啊啊啊啊,不想起啊!!!!

  以后谁敢跟我约早饭,或者午饭,我就废了他!!

  但是约定就是约定,没有反对就是答应,只好起床然后洗漱。

  吃完饭,突发奇想:“走,我们去看人潮!逆着人潮去看!”

  哈哈哈哈,我为自己的这个想法感到激动,在所有人的激动与忐忑中,我们逆着人潮,在人山人海中穿梭。想想就很带感啊。

  可惜这个计划只能无奈的流产。

  来到办公室,一边想着学习,一边想着要不还是去图书馆找杨洁吧,可惜还是在暖气中沉迷,今天是杨奎松的《“鬼子”来自:现代中国之惑》。引言是姜文的《鬼子来了》,用其中马大三等农民的行为来引出一个问题,为什么面临如此的外地入侵,马大三等农民却是如此的自私自利,似乎国家、民族与社会跟他们没有一点关系?那么当时的农民又是如何认识当时的国家的?自晚清以来的历次改革、改良、启蒙,究竟改变了什么?西方的启蒙运动是对中世纪政治体制的批判,而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我们称为中国的启蒙运动)似乎着重于褪去人的矇昧。为什么会这样?

  想一想,其实我应该看一点学术类的著作的,不过因为历史的学术著作大多枯燥,所以我觉得还是看看这种通俗类的读物就可以了。以后有了闲情逸致再去尝试吧。

  三点左右,靠着沙发,盖着羽绒服,舒服睡了一觉。

  四点半醒来,看到快递的消息。是燕小云寄过来的礼物。起来又看了一会儿书,五点半左右,和凌七一起点了外卖,然后去取了快递:《严肃点,我们在讲法哲学:法理大师们的趣味史》。燕小云是法学系的学生。<当时的农民又是如何认识当时的国家的?自晚清以来的历次改革、改良、启蒙,究竟改变了什么?西方的启蒙运动是对中世纪政治体制的批判,而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我们称为中国的启蒙运动)似乎着重于褪去人的矇昧。为什么会这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