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奥秘之环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沈铭德坐在自己的书房里。四周的墙壁被屋顶上的日光灯照亮,映出惨白的颜色。五月的夜晚还是很凉爽的。微风从窗外的黑暗虚空之中吹进房间,卷动这乳白色的窗帘,轻抚着他裸露的右臂。右手腕上那个由高山杏留下来的“鬼手印”似乎正在消退。却在他的手腕上呈现出一副更加诡异的图画。那图画犹如一颗扭曲伸展开的古树,四条细小,但依然清晰的可见的黑紫色指印就是这颗树的枝桠。围绕着黑紫色“枝桠”的紫红色已经扩散,并连成了一片。但是颜色已经没有下午时那么鲜艳,吓人。而是逐渐蜕变成了淡紫色,或者是粉色。看上去就像一个巨大的树冠。整个图画,看上去就像是纹在他的手腕上的一个樱花树的刺青。

  他的右侧肋骨早已经不痛了。通过医生的检查,被诊断为“轻度胸部挫伤”。经过简单的治疗,很快就可以痊愈。目前,只要不去理会,或用去按压受伤的部位,就不会感觉到疼痛。沈铭德,其实,并没有太在意这些伤痛。他的兴趣几乎都被这次的奇遇所占据了。“周腾飞为什么失踪?为什么自己看不见湖和村里的人?高山杏经历了什么?高仲臣的献祭是怎么回事?六叔和戏班由什么阴谋?”这种种的疑问讲他大脑中的什么生意,事业,自律,现实主义统统驱逐了出去。沈铭德感觉自己在告别童年的二十多年以后,终于回到了现实。

  妮妮在书房外面漆黑的走廊里活跃地奔跑着,嬉戏着,将一个带着铃铛的小球玩具扑来扑去。妮妮的吵闹声掩盖了沈铭德“噼啪”敲打笔记本电脑键盘的声音,掩盖了窗外黑暗之中的虫鸣声,小区阴影中野猫的哀嚎声。然而,沈铭德却对所有这些声音充耳不闻他飞快地将自己这几天的经历和思考转变成文字信息,发布在了一个叫做“奥秘之环”的论坛网站上。

  “奥秘之环”是一个聚集了大量对超自然,灵异,猎奇等现象和事件感兴趣,或有着独特见解的网友们的中文论坛网站。也是沈铭德经常浏览的一个论坛。虽然他对于论坛上大多数的帖子读完之后便一笑而过,可他还是对论坛上一些“怪客”们的想象力和知识面感到折服。这个论坛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无论你发布的内容多么的疯狂离奇,或匪夷所思,都不会被论坛中的其他网友们嘲笑成疯子。甚至还会有些人“热心”地陪你一起疯狂的幻想,分析发布的内容。因此,这个论坛也经常被人调侃成“怪咖聚会”。

  就在沈铭德将带有木雕照片的帖子发布的几分钟后,就得到了一些网友们的回复。其中一位网名为“窈窕淑女,君子好酒”的网友回复到:“我怀疑,照片上的那个雕像就是与饕餮,穷奇,梼杌所并列的,上古四凶兽之一的浑沌。许多史料中将浑沌描述成丑陋,邪恶的怪物,然而对其相貌却众说纷纭。比如:在《庄子》一书中记载的浑沌说,有神焉,基状如黄囊,赤如丹水,六足四翼,浑敦无而目……。还有《神异经西南荒经》记载,……其状如犬,长毛,四足,似罴而无爪,有目而不见,行不开,有耳而不闻,有人知性,有腹无五藏,有肠直而不旋,食径过。不管人们怎么描述浑沌这只怪物,我觉得都只是管中窥豹。因为这只怪物身体极其庞大,且不常示人。同时,这只怪物也未必有单一的样貌,而是多种动物拼接而成的。你描述的那个村子里人或许多浑沌有所了解。因此才在村里的庙宇里供奉了这么一座雕像。“

  下面,紧接着一位名为“方圆飘散仙“的网友回复到:”我认为不然。虽然同意楼上将此雕像定位浑沌的推论,但不同意那些村民曾窥见过浑沌全貌的想法。我猜想,浑沌本无形。或许犹如云彩,或许就像史莱姆那样凝胶生物一样。可以根据环境变化形态,或根据不同人见到浑沌以后的想象所描述出不同的形态来。比如,某些人见之,以为似狗,有些人则认为像鹿。故,村民便以树根为底,将他们认为的样貌再用钉子拼接上去。最后形成了现在的样子。当地人将那座上称为‘馄饨山’也是非常让我在意的一件事。对于馄饨这种食物的起源至少有两种说法。其中一种就是道教说法,称吃馄饨是为庆元始天尊诞辰。正是因为‘馄饨’与‘混沌’同音,所以引申为打破混沌,开天辟地之意。道教中所谓的‘混沌’与‘浑沌’这种怪物同音,不同意。但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推测,当地是否流传着有关浑沌的传说,才称呼那座山为‘浑沌山’。后来,叫得顺口了,便成了一种民俗,便称此山为馄饨山了。“

  在几位网友的抛砖引玉之后,回复便开始百花齐放。回复的内容也越来越发散,有人讲到了民间信仰的起源,有人分析其信仰的神性,有人甚至争论起传说中“古昆仑“的地理位置等等等等……。而另一群网友便对沈铭德经历非常感兴趣,他们热烈地讨论和分析,最后无一例外地引用地引用的俗套的”穿越理论“解释这一系列的奇遇。在众多回复的长篇大论之间,沈铭德被两条不太起眼的简短内容吸引了注意。有位叫做”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