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线索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下午晚些时候,三人重聚在沈铭德的办公室里。明亮的空间,柔和的光线和茶叶的芳香正在安抚着萧静那惊魂未定的心情。三人将今天所发生的事情讲诉了一下。当沈铭德将从老巡林员那里打听来的,关于那些“蝈蝈笼”里藏着的诡异东西说给其他两人时,与萧静的眉头紧绌截然不同,杨广城却显得坦然自若。此时,杨广城坚定地认为那些东西就时临湖的村民布下的“妖术邪法”。沈铭德虽然点了点头,但他却不完全同意杨广城的观点。

  之后,沈铭德慢条斯理的讲出了自己的理由。首先,他认为那些“蝈蝈笼”法阵的功能的确是阻止有人找到湖泊而布下的。并且,这种所谓的“妖术邪法”是可以解释的。当人们来到一个陌生环境里,并在这个环境中没有很多辨识方向的参照物的话,那么,那些“蝈蝈笼”就很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人们便会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以那些“蝈蝈笼”为参照物,逐渐地偏移了方向,导致找不到目标。

  这时,萧静的情绪平复了许多,便反驳起这个观点。她觉得,那些东西过于诡异,只会让人想逃离,怎么会跟着那些东西的前进呢?还有就是今天和昨天,他们都使用了指南针。虽然偶尔会稍微偏移方向,但最后还是按照指南针指示的方向直线前进啊。

  沈铭德对这些疑问显得有点漫不经心。他告诉两人,人的潜意识几乎是不受自己控制的。再说,“蝈蝈笼”从四面八方围绕他们,无论如何也逃不开。这样就只能选择一条路,然后不自觉地被引导向其它地方。特别是今天,他们处于迷雾之中时,好像也没提到过指南针。很有可能,那湖就在迷雾附近。在接近湖时,在迷雾和“蝈蝈笼”双重作用下,使然不在去按照指南针的指示前进,这样,就在一小段距离里,让人们绕过了湖。萧静对沈铭德的解释并不满意,但是又找不到更好的反驳。或许我们大家都是很普通的人吧,又不是科学家,再说也没有那么多做实验论证的时间啊。萧静沉默了下来,拿起茶杯送到嘴边。她天生不是一个喜欢争论的人。而且,不管理论对错,至少大家都在想办法解决问题,这一点让她心安。

  杨广城见萧静啜饮起杯中的茶来,便疑问到,那些“蝈蝈笼”里装着的手指头怎么解释。沈铭德便解释说,那些东西就是那位被请来的,所谓的“大师”故弄玄虚的作为罢了。之后接着说,她认为那些“蝈蝈笼”法阵也不是当地村民搞起来的。或许是其他临近的村庄,见到那个村子得了瘟疫,又拜”邪神”,所以才搞出了这么个东西,警示别人不要靠近。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他们主要还是依靠警察的力量,等待警方在附近村落排查的结果。

  杨广城对于沈铭德所说的那个“蝈蝈笼”阵不是有湖边的村民弄出来的说法并能赞同。于是对另外的两人讲出自己的想法。杨广城认为,在那个老巡林员所谓的“老年间”,估计的有个大几十年,甚至一百年的历史了。就在那个馄饨山的脚下,的确有一个湖泊。湖边村里的村民因为信仰不同招到了周围村落的排挤,之后又得到“高人”的指点,这个村子就将他们崇拜的那个湖连同村子一起隐藏起来了。人走进那片林子里就会被那些“蝈蝈笼”迷惑着了道,迷失了方向。只要接近那个湖泊,四周就会起雾。

  突然,杨广城“哎?”了一声,向沈铭德挥了挥手。他郑重其事地看着沈铭德,问到:“那么,周腾飞又是怎么找到湖的呢?”

  这个问题让沈铭德愣住了。他从来没问过,或想过周腾飞如何找到那个湖的过程。他一直都认为周腾飞从来就一直知道那个湖的存在。沈铭德望向了茶几对面的萧静,杨广城也随即将视线落在了萧静身上。萧静双手捧着茶杯,那茶杯似乎粘在了嘴唇上。她睁大双眼回望两人,脑海中似乎在不断搜寻着这个问题的答案,记忆飞驰而过。

  半晌之后,萧静便讲到,在较远的记忆里,她好像从未听过周腾飞提过个“蝈蝈笼”阵不是有湖边的村民弄出来的说法并能赞同。于是对另外的两人讲出自己的想法。杨广城认为,在那个老巡林员所谓的“老年间”,估计的有个大几十年,甚至一百年的历史了。就在那个馄饨山的脚下,的确有一个湖泊。湖边村里的村民因为信仰不同招到了周围村落的排挤,之后又得到“高人”的指点,这个村子就将他们崇拜的那个湖连同村子一起隐藏起来了。人走进那片林子里就会被那些“蝈蝈笼”迷惑着了道,迷失了方向。只要接近那个湖泊,四周就会起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