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权力会上瘾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朱博有当地方太守的经历,知道刘欣在考验他的能力。上级的眼光就是自己的命运,为了得到上级赏识,朱博使尽平生所学——拉拢听话的,打击不听话的。

  新官上任的朱博,先抓捕几个惯犯,问他们是否愿意合作。愿意配合工作的,朱博优礼相待;不愿意的,朱博全都砍了。人都欺软怕硬,朱博如此厉害,人人忌惮,不敢犯事。

  朱博不爱酒、不爱美女,将全部精力投入工作。在朱博的治理之下,长安井井有条,没有破不了的案子。可以说,朱博屠刀所向,必然流血;朱博眼睛所视,人人忌惮。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朱博治理长安有方,人人知道。刘欣急需人才,他的眼睛更雪亮。他本想提拔朱博,但朱博是被王凤发现的,因而担心不能拉拢朱博。待傅晏推荐,保证朱博支持改封傅昭仪为太皇太后,刘欣立刻罢免师丹,封朱博为大司空。

  朱博倒向刘欣,不能说他忘恩负义。本来依附于王氏集团的他,因为王立不争气被贬,心里自然不舒服。刘欣称帝后,连他在定陶的老家都搬来长安。傅昭仪死逼王政君,王政君一忍再忍。朱博觉得,现在的皇帝是刘欣,不是刘骜。在刘欣时代,就应该归顺刘欣,否则生活不好过。朱博读的书少,他只看得到表面,看不到深层处的暗流。

  被刘欣封为京兆尹的朱博,渐渐结交了傅晏。一来二去,两人熟了。傅晏告知改封之事,朱博说他死力支持。刘欣寻遍天下,终于找到朱博这么一个忠肝义胆的打手,心里非常舒服。刘欣心想如果召开三公会议,连同刘欣本人,同意改封傅昭仪的就有两票。只要再争取一票,刘欣就能打一场胜仗。想着未来的第一次胜仗,刘欣很高兴。

  罢免师丹,是一次战略性行动,首先为朱博腾出大司空一位,其次能够威慑傅喜。刘欣对姓傅的人有特别的感情,总给他们特殊待遇。吃一堑,长一智,刘欣吸取三公一同反对的教训,他不再打没把握的仗。为了确保最后胜利,刘欣直接问傅喜是否同意改封傅昭仪。刘欣发问,傅喜有两条路,第一条,同意,能留在长安;第二条,不同意,被踢出长安。

  脾气倔强的傅喜自然不同意刘欣的提议,然而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刘欣已经对傅喜仁至义尽了,不想再留傅喜。

  正当刘欣想踢人时,朱博伸出了他无坚不摧的屠龙宝刀。朱博说,傅喜表面是亲人,实际是敌人,留下他妨碍政治行动;孔光老而无用,只想保全自己,没有忧国忧民之心。朱博不是改革家,但他是整人专家,出招必杀。

  朱博一语,深合刘欣心意。朱博见识不凡,刘欣准备借他这把宝刀,大砍大杀,为明天砍出一片天空。傅喜不吃敬酒,刘欣灌他罚酒。哀帝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二月二十,刘欣将傅喜踢回封地休息,暂留侯爵身份。傅喜走后两个月,四月十九,刘欣贬孔光为平民。刘欣看着这两个不识相的家伙远去的背影,心里非常舒服。

  刘欣遇上朱博,就像拾得屠龙宝刀,欲砍平王氏集团,称霸长安。

  世上真的有天意

  老而无用的孔光、又臭又硬的傅喜和假装改革的何武先后黯然退场,这全是因为朱博的出现。朱博横空出世,刘欣改革人事;刘欣改革人事后,朱博腾空而起。朱博是刘欣的第一得力助手,丞相之位非朱博莫属。

  何武上书奏请刘欣恢复古代三公制度,朱博偏偏上书刘欣奏请恢复汉初的三公制度。大汉之初,那是平民百姓的时代,只要有能力,有胆子,就能打拼出一片天地,可能贫民出生的朱博很喜欢那个时代。得力助手奏请,刘欣允可。

  一路砍杀,刘欣另外扶持一位丁姓舅舅为太尉,扶赵玄为御史大夫,立朱博为丞相。经过一番苦斗,三个最重要的职位都在刘欣的掌握之中。有这三座大山支持,刘欣感觉明天一片光明。明天将会更美好,刘欣非常高兴。

  明天都很美好,可是有的人无法见到。就在封赏朱博和赵玄的那一刹,天空突然惊雷滚欣本人,同意改封傅昭仪的就有两票。只要再争取一票,刘欣就能打一场胜仗。想着未来的第一次胜仗,刘欣很高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