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日记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稍有些泛黄的格子本上记录着一段匪夷所思的过去。我放下笔记本,心头狂跳不止,做了几次深呼吸才平静下来。



  拿起烟盒点了根烟,我起身来到二爷留下的那张巨大地图前,有一张小纸条被作为注释,用图钉钉在了地图的一角,上面的内容十分简洁,“19941005挖掘青山,未归。”



  这条记录的图钉上被挂了两条线,我顺着摸过去,一条深入云贵地区直接被钉在乌蒙山脉中,不出意料这里应该就是朝仙墓的所在地,而另一条……我眯眼看过去,则是被一路送进了湖北地界,我翻开上面的便签,奇怪的竟是一纸空白,没有任何记录。



  我掐灭烟头揉了揉眉心,回忆起二爷当时的话,乌蒙山里的朝仙墓应该就是我爹失踪那段时间所去的地方,他也正是在那里发现了关键线索,从而解开了曹家青山之谜,更是后来曹家白日的导火索。



  如果不出意外,这张空白的便签代表的就是最后那次盗墓地点,曹家青山。



  不过眼下这本笔记的出现,却让上面的推论出现了破绽。线路是对上了,可从时间线上看,就有些蹊跷了。



  我手头这本日记还没写完,应该属于我爹那一系列日记中的最后一本,所以最后记录的时间多半就是当时事发的时间,也就是93年5月。



  而他们去曹家青山则是发生在94年10月,这期间我爹应该还去了乌蒙山朝仙墓才对。所以时间线应该是:秦岭地宫(93年5月)-乌蒙(未知)-湖北曹家青山(94年10月)。



  如果我没去过秦陵地宫,或许以上推论还站得住脚,可是我亲眼见到了我爹尸体,这就让所有的猜测都变得不可信。



  人死不能复生,怎么可能在死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又下了两座大墓呢?



  我懊恼的将桌上的烟盒揉成团,当前的结论就是一种悖论,两者根本不能并存,却又各自都能证明自己。



  我无力的靠向椅背,看向对面墙上巨大的地图,想到曾经的无数个日夜,二爷是否也如我一样,心力交瘁的对眼前的巨大谜团抽丝剥茧。



  沉默了一会,我搓了搓脸,重新打起精神,我知道一定是自己哪里搞错了,事情就算再诡异,那也是过去时,真相曾经一定以某种诡异的情况真实的发生了。



  我将事情一项项记录在本子上,这么看起来,现在所有事情的胶着点就是我爹的死亡时间。



  如果死亡日期成立,那么之前的路线图就一定是错的,(错的原因有很多,我没有详细列举)93年5月之后发生的事,肯定被人篡改了。



  如果路线成立,那么死亡时间就不对,二爷调查了这么多年,不可能全是错的,我也偏向于这一点,无论是乌蒙还是湖北,只要有一个地方我爹去过,那就证明死亡时间有问题!



  我又拿过日记本,翻到最后几页,仔细掰开内脊辨认,却失望的发现日记本内页没有被撕掉的痕迹,也就是说日记确实只记录到这里。



  我又不死心的开始一页页翻看日记本上的内容,希望能找出证明这不是最后一本日记的线索,这样就能推翻我爹的死亡时间。



  我发现每篇日记内容并不固定,多的洋洋洒洒有几页纸,少的则十数个字。我定了定神,继续看下去。



  从书写这本日记开始前,我爹他们应该是从某个地方带出了一些拓片,并且找了一个叫赵三水的人来翻译。他们似乎在赶时间,而且翻译工作看起来也不顺利,接下来持续了整整一周,才结束翻译。



  “虽然内容不完整,不过从三水的结果上来看,如我所料,青山里面根本就不是宝藏。1993年5月12日。”



  我心里咯噔一下,我爹他们果然发现了曹家青山,青山是谁留下的?里面不是财宝又藏了什么?曹家先祖和诸鬼部落到底有什么关联?无数的疑问头从我脑海里闪过,只可惜日记上的内容太少了。



  我翻到下一页,只看了几行眼睛就亮了起来,我颤抖的拆开一包白沙,猛咗了两口,才渐渐平息下来,随即欣喜若狂起来,这篇日记后面的内容竟然是我爹的一些猜想,几条我完全不知道的线索赫然列在上面。



  我掏出自己的本子,重新梳洋洋洒洒有几页纸,少的则十数个字。我定了定神,继续看下去。



  从书写这本日记开始前,我爹他们应该是从某个地方带出了一些拓片,并且找了一个叫赵三水的人来翻译。他们似乎在赶时间,而且翻译工作看起来也不顺利,接下来持续了整整一周,才结束翻译。



  “虽然内容不完整,不过从三水的结果上来看,如我所料,青山里面根本就不是宝藏。1993年5月12日。”



  我心里咯噔一下,我爹他们果然发现了曹家青山,青山是谁留下的?里面不是财宝又藏了什么?曹家先祖和诸鬼部落到底有什么关联?无数的疑问头从我脑海里闪过,只可惜日记上的内容太少了。



  我翻到下一页,只看了几行眼睛就亮了起来,我颤抖的拆开一包白沙,猛咗了两口,才渐渐平息下来,随即欣喜若狂起来,这篇日记后面的内容竟然是我爹的一些猜想,几条我完全不知道的线索赫然列在上面。



  我掏出自己的本子,重新梳理一遍,对一些关键字做了扩展和推测,整理出来如下几条信息:



  第一,正如二爷所说,我爹是从曹家老一辈身上发现了蹊跷。(具体时间和事件不详)



  而后他查阅了大量家族史,发现无论曹家内门还是外门子弟总会在一些年份里离奇“消失”,这种消失并非是死亡,而是很神秘的被人从族谱里彻底抹掉,如同从未有过其人一样。



  说道这里就不得不提曹家,不只是我爹,二爷和我也都查过曹家的底,可是这个枝叶庞大的家族却像凭空出现一样,追查不到源头,向前最多能追到明末,可是在近现代却出奇的强盛,钱庄、戏楼、赌坊、黑市、妓院、武行、漕运……几乎各行各有都有所涉猎,特别是民国后期,逐渐洗白,虽然还有一只脚踩在里面,可是从商号到财团,这个家族已经根深蒂固,如同一颗巨大的胡杨,将根须深深的扎在地下。



  第二,青山里并非宝藏,而是被某一位先人藏入了一件东西。



  这个结论后面还被我爹画了一个问号,接了一段记载,我猜测大概后面的内容他也不确定。他认为当时的那位先人也发现了什么,迫于无奈才将线索放进了所谓的青山中,据此推测,曹家的秘密要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古老。在曹家漫长的历史中,可能我爹他并非是“窥视”真相的第一人。



  这段记录后面是一段摘抄,以我爹当时的心性,估计随后便去查阅了祖史,可惜那位先人的资料已经湮灭在历史中,却意外的发现了一段关于他孙子的记录。



  “其宗于外,年少流离,弱冠而归,其父官至总兵,好技,尤善丹青,饰傀偃师,晚年踪迹不祥。”



  我看着就吸了口冷气,这段记载很清晰,可是这句“其父官至总兵”,一下子让我心绪乱飘起来,长眠于镇灵台里的那位御山总兵也姓曹,这难道也是巧合吗?



  我几乎瘫倒在靠椅上,后背衣襟已经被汗水打湿,如果这段摘抄主人公的父亲真是曹总兵,那么总兵他爹就是曹家青山的始作俑者,而指挥御山挖出镇灵台的,又是与曹家有着千丝万缕关联的诸鬼部落走出的神秘人,这一切说是巧合也太可怕了吧。



  我甚至怀疑曹家青山宝藏的消息,都是那帮藏在幕后的家伙放出来的烟雾弹。再进一步假设,可能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