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1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常昊的家事一时半会儿他也拿不定主意了,他只得跑到老支书王老伯家询求良策。王老伯真不愧是有几十年书记经验的老人,当常昊把问题提出来后,王老伯不慌不忙从烟袋荷包里挖出了一袋烟,嗤拉一声点着了,吧嗒。吧嗒抽了一会儿旱烟,在炕沿上磕掉了烟灰,又饶有兴味地在烟嘴上猛嘬两口,这才将烟袋在荷包绳上绕了两圈装进了上衣的大口袋里。

  “常昊啊,”王老伯终于开口说话了,都快把常昊急死了。“你家的事,应该先解决你爸和你妈的问题,然后才是你的婚事,你的婚事好办,安排好了不就是个花钱的事嘛?咱又不缺钱,事有嘛难办的?关键是先和你爸你妈把事摆平喽,千万别藏着掖着,干脆来个打开天窗说亮话,这老两口子也不是牛舔半开的水,只要把话说开,有什么事解决不了?”王老伯一边分析一边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常昊,这事我先找你爸爸谈,谈完了再找你妈谈,我认为事好解决,你别管了,我马上找你爸爸,再有常昊我问你一句,这事连事的,哪一样缺了钱也不行,如果有难处,我手底下还有点存项,给你解决个十万,八万的没问题。”

  常昊感谢了王老伯,这些事有王老伯出头,常昊的心就像一盘石头落了地,再踏实不过了。

  人们常说:老将出马一个顶俩,这句话真实不虚,王老伯找来常昊的爸爸,一顿深入浅出的道理,说得常大力心服口服,那叫做一个尽释前嫌,怎么唱怎么应了。接着又叫来大兰,又是哄又是捧,一番劝慰,适当掺兑上一点儿批评,把个大兰说得一行鼻涕一行泪,也达到心悦诚服的效果。

  当王老伯提出两人要办个复婚的手续时,还是大兰头脑清楚,两人根本就没离过婚,那复婚就无从谈起了。一会儿的功夫王老伯又让人找来了常昊和他的两个妹妹,一家人在一起重新又按长幼认了亲,这一家子可以说是圆满了。

  接下来就是一通亲戚之间的释疑解惑的程序,多年以来大兰的离家出走,不单单是大兰一个人的事情,两家亲戚之间还有多少人由于猜忌,疑惑而产生多少误解和怨恨,有的还产生了仇恨。随着常大力和大兰的和解满天的乌云立即消散了,大家齐心协力为完成常昊的终身大事而费力劳神了。对

  这个事要看“翻里花”二婶儿的本事了,真不用人操心,这“翻里花”二婶儿还真有两把刷子,把随大兰而来的东北的一家三口人照顾得服服帖帖,别看霍家大婶儿在家也是和“翻里花”二婶儿一样是一等一的“扯子”,不管怎么说这也是出门在外,这内外总有别不是,再加上霍大叔总忘不了时时提醒,这两个“扯子”到了一块,也不至于扯到哪去。

  事多么好办,也得当个事儿办,不管怎么样也是终身大事,男的怎么都好说,而对于女人来讲,结婚怎么着也是人生中的一大转折点,是人翻一次身的机会,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马虎。霍家大叔、大婶儿一点额外的要求都没有,一切听从常昊家的安排。怎么办都行,什么新式办、老式办,节省办或铺张办,新娘及一家人悉听常家尊便,姑娘都给了人家,再提一些要求就都是多余的了。不过霍家大婶儿提出来,再简单也得给姑娘棉的、夹得,单的四季衣裳必须做几身,手头用的必需品必须置办齐全,也不枉孩子远隔几千里奔到关里来找常昊结婚。霍大婶儿的话在理,常家也深以为然。

  西菜园在当地是首屈一指的富村儿,平头百姓家里办点事还大操大办呢,更何况是村支书常昊娶媳妇儿?婚期定在了正月十九,按照阴阳八卦推算,这正月为冬春之交,万物复苏,正月为奇数属阳,十九为奇数也属阳,这两阳相遇,正应大吉大利之兆。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