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有同感的还有一人,就是常昊家邻居。邻居夫妇,是两个年纪在五十岁左右的老人,是动荡年代后期来到西菜园的,听说是北京的什么部门的学术权威。别说是大知识分子,就冲人家老两口儿小身薄力、细皮白肉儿的样子,民风淳朴,耿直厚道的西菜园人也不会让两个知识分子夫妇去参加农业生产。村里画板报,写标语的活儿就交给了老两口儿。自打那天起,西菜园的黑板报和大标语就出了名,那字写得既秀气又标准,县里还开现场会进行了褒奖。

  老两口一下子成了西菜园村的宝贝,对他们的底细也开始一点一点儿地摸清楚了。原来老两口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研究员。是中国有名的经济学家,听说光工资一个月就二、三百块。村里的人听了都啧啧称奇,老两口子赚这么多钱花得了吗?人们又听说老两口到了乡下,一月只给几十块钱的生活费,不禁又叹息地替老两口鸣起了不平:“这么大的官儿,这么高的学问,一下子和卖苦力的一样,赚这么点儿钱,白瞎了。”

  人们还从小道儿上听来消息,老两口儿的学生是天大的官儿,把他们安排在这靠近京城的地方,而且西菜园从历史上就是一个蔬菜花果之乡,紧靠县城,大运河绕村而过,又有铁路、公路便利的交通,子女们来去探望也便宜顺畅。优美的环境,清新的空气反倒成了老两口儿研究和创作的理想之所。老两口没有什么值钱的家当,给人的印象就是老两口最多的东西便是书。睡觉的床上堆的是书,用以吃饭和写字的破桌子上是书,实在没处放,垒起的土台子口辅上报纸也码了下一子书。

  老爷子姓朱,老婆儿姓代,人们看都以老师称呼他们,老两口为人及其谦和,西菜园的村人在他们身上感觉不出一点他们认为知识分子该有的傲气和优越感,完全是两个令人尊敬的长者。

  老两口住的房也是庙产的公房,原来是村里的仓库,和常昊家是前后邻。因经常请常昊的父亲帮忙垒个土台子,每年开春儿时节泥泥房,换个炕,朱老师两口儿就和老常家成了莫逆之交。从此以后朱老师家离不开常大力家的帮忙,常大力家有事,朱老师两口也寸步不离老常家。

  常昊从东北回来后,时间不长也成了朱老师家的常客。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朱老师两口子发现常昊不仅仅是人品好,而且头脑相当清楚、灵活。有时朱老师在话题一涉及到常昊时,就情不自禁地叹息道:“多好的孩子啊,让时代耽误了。”话是这么说,这里也有埋怨常大力夫妇的意思在里边。

&e有的傲气和优越感,完全是两个令人尊敬的长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