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太阳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临近中考了,空气里也弥漫着一股浮躁来,无论是平时白左气质严重的班长,还是嘻嘻哈哈的纨绔子弟,脸上的笑容都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与年龄不相匹配的皱眉。

  这时候一些公知看到了这样的矛盾和抱怨,开始以此来批判教育体制,其实西方想上名校的莘莘学子又哪里不是一筹莫展呢。

  反倒是李欣好像熬出了头,每次考试都能做到从容不迫,满不在意,因为早就稳定在了远超市一中分数线的水平,特别是英语,当那些穿着美特斯邦威的小孩自以为是的说“我才考了128,离目标还有两分呢?哭唧唧”

  此时的李欣其实已经没有考过130的分数了,因为每一次几乎都是140打底,勉强考了139.5分,老师也勉强把她算作140分了。

  最后中考时李欣发挥失常也考了120多,总之一整年就没有考过130的成绩。

  虽然很多年以后再拿起以前的卷子,看一堆重复又鸡肋的题目,即便考了140分又如何呢?

  只是儿时140具有象征意义,所带来的自信是十分有用。

  至少李欣相信了自己在语言学习上的天赋,其实考上这样的分数是因为李欣太过自卑然后触底反弹,疯狂学习的结果。

  密集的考试麻痹了大家神经,再看到喜欢的张秋阳同学和他女朋友周美琴打情骂俏也勉强做到不为所动了,想到那些无奈的往事李欣的注意力也能够慢慢转移。

  虽然无法完全治疗好李欣的疼痛,至少使其转移,延后。

  除了考试,在篮球场上全神贯注奔跑,冲刺,防守时,李欣也会有暂时忘记难过的短暂时刻。

  “只要我跑得足够快,寂寞就追不上我?”

  到了下半学期,班上开始实行了按成绩排座位的制度,

  对于李欣来说哪怕稍微考差一点也是稳稳的前面。

  这样制度实在是有问题,所带来的马太效应

  实在是让人不言而喻

  “差生越差,好生越好”

  教育制度本身没有问题,只不过为了迎合此制度所衍生的制度具有大问题。

  加利市没办法建好几个一中一样的优质高中。

  匮乏的资源和每年激增的人口成为了教育的主要矛盾。

  而班主任这样的行为显然就是在把矛盾往学生身上转移,

  你本可以加班加点给学生补课,多争取几个市一中的名额,你本可以把课备得更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你本可以多与学生谈谈心,多开导那些自我放弃的“孤独患者”

  只不过这么做,工作量太大。

  班主任选项用按成绩排座位的方法,可以扩大“马太效应”

  只抓中上等学生,对于下等马主动放弃,或者你自己家找老师补习不要来学校直接参加中考。

  这样的方式牺牲了一批人,工作量又最小,效率最高。

  班主任说一不二,有利可图。

  所以这样的规则就出现了。

  一向善于怀疑,善于表达自己观点的李欣却闭不作声。毕竟自己是这套规则的既得利益者,

  又哪里有反对的道理。

  李欣在这样的制度之下能更加有效率地听课,能够拥有一种悲悯众生的居高临下感,能够让班级垫底的“差生”难以杀出几只“黑马”反超自己,这一刻李欣和那帮富二代的利益是一致的。

  最重要的是,李欣还通过“自选位置”收获了友情。

  潘三妹是来自城郊的穷苦家庭,同样没见过火车,同样没吃过车厘子,同样热爱学习。

  两人坐在一起,眉来眼去,谈笑风生。

  时间长了便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

  “一会儿放学去喝大麦茶吗?”李欣说

  “一定很贵吧”潘三妹

  “不贵呀,我来学校的路上领了一张代金劵,其实他给发了两张”李欣笑起来像是捡到便宜的乡村大妈

  “好呀,一会儿去喝呀”潘三妹说着脏手擦了擦脸上的鼻涕口水。

  三妹就像她的名字一样平庸,甚至有些丑。

 &e悲悯众生的居高临下感,能够让班级垫底的“差生”难以杀出几只“黑马”反超自己,这一刻李欣和那帮富二代的利益是一致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