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闾左柒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沈放大喜过望,道:“多谢大师指点。”

  道济道:“不必谢了,也算不得什么非常手段。”盘膝而坐,双手放于胸前,左掌朝内,左手食指伸出,右手四指将左手食指合抱当中,双手拇指相抵。道:“贫僧乃禅宗弟子,结手印修行,乃是密宗的不二法门,且未受传承,私结手印,是为盗如来密法。我这印虽出自佛祖手印,是佛祖菩提树下入定成道时所结,却又有不同。乃是修心养性之法,自在观想,也不须诵经。若有人问起,你可如此答他。”

  沈放点头道:“大师放心,我就说自己想出来的。”

  道济呵呵一笑,道:“你右手紧握左手食指,感觉食指鼓胀,与心跳同步。再取一碗水放于面前,心中观想,体内血液如水流,自掌心滴落碗中,待到手指不觉心跳,耳边似有水滴之声,静数一百零八之数,即可。”

  沈放微微一怔,道:“这就完了?”

  道济笑道:“你还想怎样?”

  沈放双手比划一下,道:“那条狗腿有这么大,大师再传授些吧。”

  道济哼了一声,道:“尺把长的小狗,你楞比划个大象出来,和尚有这么大肚么?”

  沈放道:“晚辈只是想问问,大师说的‘古法’究竟是什么?”

  道济躺倒在地,双眼一闭,道:“贫僧困了,你莫要呱噪。”

  沈放眼珠一转,嘿嘿一声,道:“大师,寺庙之中可是不少人得了风寒?”

  道济睁开一只眼,道:“哦,你如何知道?”

  沈放笑道:“天寒地冻,风寒最是易发。我闻大师身上,有知母、连翘、羌活、麻黄、桂枝、杏仁、甘草诸般味道,这些草药虽与风寒都是对症,君臣佐使,却不属一副方子,想是得病的人多,症候有别,方子也是不同。”

  道济笑道:“好,好,不想你还懂些医术,当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的咧。妙的很,贫僧真愁缺个人用,明日早间,你来城外北郊寻我。”

  沈放虽不知何事,也不多问,点头拱手道:“晚辈自当从命,只是……”

  道济道:“只是什么?和尚叫你,你敢不去!”

  沈放道:“晚辈怎敢,只是晚辈从小有个毛病,心里存不住事,就爱胡思乱想,若是想不明白,就爱钻进牛角尖里,三天五天,怕也出不来。”

  道济瞪他一眼,道:“臭小子,好一张利嘴。”顿了一顿,道:其实也没什么,就给你讲讲。“这‘古法’顾名思义,乃是上古时期,武道的雏形。起初拳法、拳势、拳路都不固定,刀枪棍棒也都不讲套路,都是只有架势,又称单操,这些架势演练纯熟,对敌之时,从心所欲,可以任意施为。常言道,一招一式,皆有定法,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武功套路说到底,都是殊途同归。就拿剑法来说,再高明的剑法拆解开来,也不过是刺、点、抹、削、劈、砍这些架势。如同写字一般,不外侧、勒、弩、趯、策、掠、啄、磔八笔,一个永字便含了这八法,这八笔练好,再写什么字也是不难。”永字八法,传为隋代王羲之七世孙智永和尚所创,是国之书法精华的归纳总括。这八笔也就是如今的点、横、竖、撇、捺、勾、挑、折。

  沈放心中默想,与自己习练时的困惑对照,他先前已留意这不同招式间的同源之状,此时听道济讲说,愈觉欣喜,连连点头道:“言之有理,言之有理,大道至简,万物归元,如此说来,这架势确是武术源流,根本法门。可为何今日武功全然不是这般,这‘古法’为何就不见了?”

  道济笑道:“自然是因这‘古法’太难,写字自是不难,但若论书法,行草篆隶楷,哪样想写好也不容易,更不要说把这些字凑在一起,做篇文章。曹子建、王右军、王子安之流,这上千年又有的几个?古法习武,全靠随机应变,就好比你出去做文章,任你才高八斗,也不能每次都做成佳作。自然有那讨巧的人,开始研习套路,虚实真假、转承变化,一一推演周祥。便如拿着做好的文章出去跟人比对,自然赢面就高。武道不比文道,你输上一篇文章,至多丢些脸面,你以古法架势对新招套路,输上一次,丢的可能就是性命。这世上从来都是笨人多,聪明人少,懒惰的人多,勤快的人少,日久天长,哪里还有‘古法’的存身之地。”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