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情怀第1/1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望着视频中的这位老先生,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干枯的双手不停的敲击着键盘,左顾右盼且神情专注的一抬头一前倾直视荧频,重复着同一动作,一坐就是四五个小时。数十年如一日,忠实地实践:着自己翻译计划。他正是大名鼎鼎的翻译家许渊冲。89岁时获得中国翻译协会颁发的“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93岁时拿下了国际翻译最高奖项“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

  96岁的他做客《朗读者》节目时。拄着拐杖,迈进会场,而后递出了一张名片。主持人恭敬的双手接过它读道:书销中外百余本,诗译英法唯一人。乍一听,似乎有点满。他接着说“我实事求是。”他凭着底气,实话实说,秉性使然。

  他在北大教过英语和法语,更主要是做他喜欢的翻译。他以一年至少新译一本名著、出一夲论文集、写一夲散文集的速度,酣畅创作。唐诗宋词元曲、《诗经》、《楚辞》、《论语》、《道德经》,莎士比亚、司汤达、巴尔扎克…目前,他已出版的中英法译著180余夲,那一面书墙摆满了旧著新作,是他数十年的翻译实践的积累,更是厚实人生的明鉴。

  86岁时,他被诊断罹患直肠癌,当医生认定他最多能活七年,寿命不多时,他反而照旧抓紧一切时间翻译诗词和名著,有条不紊地忠于自己的所爱。回看当年,他笑笑而谈,“生命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记住了多少日子。我不管还能活多久,认真享受每一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好。”

  1983年,许渊冲到北大教书,后来陆续翻译了英文或法文等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也将《红与黑》、《约翰.克利斯朵夫》等外文佳作译到国内。

  他曾说,把一个国家创造的美,转化为世界的美,这是世界的乐趣,也是他翻译诗歌的初衷。他不仅尽最大可能保留诗歌的音韵美,更采用了外国人能看得懂的表述方式,真正实现了翻译中文明互通,架起了一座中外语言之桥。

  许渊冲17岁求学西南联大,大一英文考试时,16岁的扬振宁80分考了第一,他得了79分排在第二。当时日记里许渊冲有这样一句话:“小鬼,比我小一岁,还比我高一分。”那时的他就有点不服气的意思。当时西南联大曾流传一段话:湖北朱,安徽杨,外加许二王,理文法工五堵墙。指的是后来的科学家朱光亚、物理学家杨振宁、翻译家许渊冲、财政金融学泰斗王传纶和卫星返回技术专家王希季。当年这五人才识过人,像一堵墙一样难以超越,他就是其中的文科代表。

  不较劲,无人生。99岁时,许渊冲还跟朱生豪、傅雷的译笔较劲,饶有兴致地讨论如何翻译更好。

  许渊冲一生恒勤恒勉,自幼有迹可循。“九一八”事变那年,10岁的他写下《为日本占据东三省告同胞书》、《劝同胞提倡国货抵制日货书》。“我们要做的大事业是什么?就是要把我们的东三省夺回来,把戳杀我国人民的罪魁杀掉,把割让外国的领土收回来!”这是他曾经写下的志愿。

  1948年,许渊冲赴法留学。新中国成立时他身处巴黎,在心中抱定读成归国志向。两年后他学成归国。在大学任教的同时,继续着自己对翻译事业的热忱。他先后出版了英译中《一切为了爱情》、中译英法《***诗词》等,成为我国将中国诗词译成英法韵文的第一人。

  回望许渊冲老先生这百年,无改天真与痴狂,神采与热爱

  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

  沒有一丝丝改变

  时间这不过是考验

  种在心中信念丝毫未减…

  '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